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往幸福之路--古典经济学的幸福思想研究

通往幸福之路--古典经济学的幸福思想研究

  • 字数: 31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蒲德祥
  • 商品条码: 97870101572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蒲德祥编著的《通往幸福之路--古典经济学的幸 福思想研究》以古典经济学为背景,以财富与幸福为 主线展开讨论,并试图说明幸福思想一直处于古典经 济学的发展中。在此基础上,以斯密的幸福思想贯穿 于整本书来说明各个重大主题如何被添加在了斯密的 现代经济学的幸福大厦上或如何被从这一幸福大厦上 抽掉。 从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修改完成的1790年到马 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的1890年算起,在刚好 100年的时间里,经济学家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和 社会背景描绘了一幅不同的蓝图,对幸福大厦有不同 的看法。在此期间,有悲观者、支持者、反对者、冲 突者、折中者、综合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幸福不可 能实现,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幸福是可以实现的,有的 经济学家认为在幸福大厦的建设上采取了不同的途径 。如西斯蒙第、汤普逊和巴斯厦,都加固了这一基础 ,在必要之处进行了改建并扩大了空间。某一些人, 如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是一些悲观者,他们站在后面 ,对正在建设的大厦轻蔑地指手画脚。另一些人,如 西尼尔,试图在这一大厦建设的中途改弦易辙。但从 古典经济学的探讨可以看出,幸福始终是古典经济学 研究的主题,幸福思想始终贯穿于经济学的发展中。 本书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幸福思想的探讨,为今天 的读者在追寻财富与幸福的权衡中提供思想来源和灵 魂碰撞,同时也为中国转型发展和中国梦提供理论支 撑和动力。本书是“幸福经济学”学科领域系统梳理 古典经济学幸福思想的第一部专著。
作者简介
蒲德祥,浙江财经大学讲师、博士。自2006年开始从事幸福相关的理论研究,在《哲学研究》《经济学家》《管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编著《幸福经济学选读》(第二作者),主持和参与市厅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现研究兴趣为幸福哲学、幸福经济学、幸福管理学以及幸福心理学。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幸福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幸福的概念 第二节 幸福的测量 第三节 幸福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幸福的渊源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幸福内核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色诺芬 第二节 曼德维尔 第三节 重商主义 第四节 重农学派 第五节 主观价值论 第六节 缺陷与不足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幸福内核的最高代表:斯密 第一节 幸福思想来源 第二节 幸福革命 第三节 财富与幸福 第四节 人性与幸福 第五节 道德与幸福 第六节 制度与幸福 第七节 幸福社会何以可能 第四章 古典经济学幸福内核的多棱折射:悲观者与乐观者 第一节 悲观者:马尔萨斯和李嘉图 第二节 乐观者:巴斯夏 第五章 古典经济学幸福内核的多棱折射:支持者、反对者及冲突者 第一节 支持者:边沁、西斯蒙第和边际学派 第二节 反对者:西尼尔 第三节 冲突者:汤普逊 第六章 古典经济学幸福内核的多棱折射:折衷者与综合者 第一节 折衷者:穆勒 第二节 综合者:马歇尔 第七章 古典经济学幸福内核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幸福内核的核心因子诠释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幸福内核的核心变量诠释 第三节 模型、数据与变量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节 幸福内核的价值与意义 第八章 幸福内核评价、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幸福内核评价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