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文化复兴之形而上学辩护

中医文化复兴之形而上学辩护

  • 字数: 23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赵伟
  • 商品条码: 97875161758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医是祖国医学之瑰宝,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 个组成部分。可是西学东渐以来,中医的合法地位开 始受质疑。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科学主义的激进分子 甚至提出了“中医是伪科学”的命题,耸人听闻,混 淆视听。另外,中医的辩护者们各自只是从某一个特 定方面十分有限地作出辩护。在这种背景下,由赵伟 著的《中医文化复兴之形而上学辩护》站在哲学的高 度,从逻辑、社会历史和文化全方位地为中医进行辩 护,它犹如一场及时雨,能够深层次地从学理上辨明 真理,消解当前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极大的困惑。因此 ,既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又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赵伟,男,1978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先后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医学与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分别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21世纪中医科学性的争论再起及其历史与逻辑 第一节 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过程 一 张功耀教授引发的21世纪中医废止的争论 二 废医论滥觞的历史文化渊源 三 清朝末年俞樾“废医论” 四 北洋政府时期废止中医教育的斗争 五 国民政府初期余云岫废医论 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存废之争 七 中医科学化研究 八 国外中医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中医废存之争的逻辑基础 一 从科学主义理论优位的视角看中医理论内在逻辑困境 二 从非经典科学哲学实践优位视角看中医治疗实效性 三 从文化视角的研究看中医文化的合理性 四 复杂性后现代科学视角 第三节 湖北恩施地区中医药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 一 恩施地区中医药现状调查研究 二 国内外中医科学性的研究现状述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的特点与理论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医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二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特点 一 整体观念 二 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理论结构分析 一 中医的元气本体论 二 形而上学陈述的阴阳五行学说 三 作为分析和科学陈述的脏腑理论和经络说 四 作为经验陈述的经典药方 五 中医理论的类比思维辨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优位的经典科学哲学与中医理论的内在困境 第一节 经典科学哲学意义理论下的中医 一 经典科学哲学概述 二 中医理论的意义证实 三 中医理论的证伪困境 第二节 中医范式研究 一 对经典科学哲学的批判 二 中西医范式研究 三 拉卡托斯的回应——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下的中医研究纲领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经典科学哲学社会历史维度下中医本性 第一节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中医 一 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 二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的中医 第二节 科学实践哲学与中医 一 科学实践哲学概述 二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之中医 三 地方性知识与中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学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医文化优势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与科学文化哲学 一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 二 科学文化哲学的核心纲领 三 中医文化特性 第二节 未来医学模式特点分析 一 现代医学模式 二 未来医学模式与中医 三 传统中医文化的普世性与其在未来医学中的地位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