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转型与中国当代城市小说

社会转型与中国当代城市小说

  • 字数: 23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贾丽萍
  • 商品条码: 97875161728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都市文化在现代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日益凸显,它对 中国文学所施加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基于此,由贾丽 萍著的《社会转型与中国当代城市小说》选择从社会 文化转型的角度,综合运用文化研究与小说叙事美学 相结合的理论、方法,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当代小 说进行全面剖析与深入考察,并侧重对小说创作理论 的探讨,发掘小说写作的历史局限和现实问题。该研 究具有文学生态与文学进化的探究价值,也具有现代 文化建设方面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贾丽萍,女,1976年6月生于山东淄博。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主要学术方向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理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等。已在《天津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小说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承担、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说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中国小说现代形式之开端 第三节 “异质”影响下小说创作的全方位变革 第四节 对小说创作及其理论研究的再思考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观念的革新 第一节 关于“虚构”和“真实” 第二节 小说创作:从虚构说起 第三节 现代小说的本质特征 第四节 “先锋派”对小说真实性的重新体认 第五节 虚构与历史的纠缠 第六节 “新历史小说”对虚构观念的重构与延伸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小说美学形式的探索 第一节 关于“故事” 第二节 关于“结构形态” 第三节 关于“叙述视角” 第四节 当代小说叙事转型及意义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自我书写的困境:以邱华栋小说为例 第一节 密集化的情节 第二节 平面化、雷同式的人物 第三节 缺乏隐喻的语言 第四节 碎片式的思想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物化写作的危机:以城市小说为例 第一节 90年代城市小说的崛起及内涵辨析 第二节 小说空间的物化特征 第三节 世纪之交的欲望表达 第四节 欲望主体的现代性焦虑 第五节 物化叙事对小说美学规范的疏离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身体写作的牢笼:以女性小说为例 第一节 身体写作的理论资源 第二节 身体写作的文本实践 第三节 消费时代的肉体狂欢 第四节 个体话语的膨胀与泛滥 第七章 返回小说写作的家园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小说的深度消解 第二节 大众文化影响下小说的边缘化存在 第三节 重建作家的主体意识 第四节 重塑作家的虚构意识 附录 几个作家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