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精)

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精)

  • 字数: 140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唐绪军
  • 商品条码: 97875161746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90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2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唐绪军,男,1959年2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祖籍山东省文登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专业。1981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先后在中共徐州地委宣传部、徐州市委宣传部和徐州日报社工作。1984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7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其间,1995年至1997年赴意大利罗马大学任访问学者,2001年至2002年赴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教授委员会委员、新闻学与传播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业务,传媒经营管理。
目录
第一篇 本刊特载 20世纪以来中国新闻学发展历程回顾 20世纪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传播学问卷调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第二篇 研究综述 学科综述 中国新闻学研究2014年综述 中国传播学研究2014年综述 中国广播影视研究2014年综述 中国广播研究综述 中国电视研究综述 中国电影研究综述 中国网络新媒体研究2014年综述 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2014年综述 中国广告学研究2014年综述 专题综述 舆情研究2014年综述 新闻报道策划研究2014年综述 科学传播研究2014年综述 第三篇 论文选粹 论文选摘 “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 (1949—2012)的内容分析(李红涛黄顺铭) 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受众分类:基于2010全国受众调查的实证研究 (沈菲陆晔王天娇张志安) “玩转我的iPhone,搞掂我的世界!”——探讨新传媒技术应用中的“中介化”和“驯化”(潘忠党) 公共人物理论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规制(郭春镇) 作为反思性实践的新闻专业主义——以邓玉娇事件报道为例(李艳红龚彦方) 策略性框架与框架化机制:乌坎事件中抗争性话语的建构与传播(周裕琼齐发鹏) 《京报》英译活动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技巧——以《中国丛报》文本为例(王海王乐) 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周葆华)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探讨行动传播研究的概念、方法论与研究策略(卜卫) 观点摘编 “黄帝”与“孔子”——晚清报刊“想象中国”的两种符号框架(姜红) 从幸福感到幸福观(姚锦云) 全媒体与广播转型的机会(胡正荣) 中外对“中国形象”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差异(吴飞刘晶) “互联网化转基因”的发展及启示(吴信训高红波) 从“媒介化都市生存”到“可沟通的城市”(吴予敏) 空间、城市空间与人际交往(殷晓蓉) 互联网建构新的传播结构、规则和逻辑(喻国明) 当下中国语境中,导向主义和专业主义都不可或缺(支庭荣) 战时新闻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程曼丽) 官方与民间话语出现交叠、融合与平衡的趋势(戴佳曾繁旭王宇琦) “媒体审判”真伪辨(李兵展江) 当代西方新闻理论的完型(刘建明) 传播是交换的社会过程(石义彬林颖吴鼎铭) 政治戏剧化与政治传播的艺术(张昆熊少种) 大数据时代需要一个新型的隐私保护模式(陈昌凤虞鑫) 互联网规制的争论:最终立足点是道德(戴元光周鸿雁) …… 第四篇 论文辑览 第五篇 国际交流 第六篇 论著撷英 第七篇 教育事业概况 第八篇 研究机构概况 第九篇 组织与社团概况 第十篇 学术评奖 第十一篇 科研项目 第十二篇 学人自述 第十三篇 学术动态 第十四篇 研究生学苑 第十五篇 港澳台专辑 第十六篇 海外特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