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中国法学新发展系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学术

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中国法学新发展系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学术

  • 字数: 25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徐卉|总主编:陈甦
  • 商品条码: 97875161528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徐卉著的《民事诉讼法学的新发展/中国哲学 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中国法 学新发展系列》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2000-2012年 的研究作了全面的回顾与梳理,着重探讨了我国学者 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研究状况、重要的 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以及围绕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和 制度建设展开的学术探讨与争鸣,并对未来我国民事 诉讼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与展望 。本书全景式地描摹了本世纪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 研究的整体现状与学术理论发展进程,中国民事诉讼 法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徐卉 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法学会(American Law Institute)“跨国民事诉讼规则与原则”国际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比较司法制度和公益诉讼等。出版《涉外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从历史、文化、实务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2年)、《中国诉讼法及纠纷处理》(香港公开大学科技教育出版部2004年)、《通向社会正义之路——公益诉讼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等专著、译著1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中英文发表论文60余篇,并曾获全国第5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3年)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背景与概况 第二节 研究特点 第三节 研究成就 一 学科体系的构建日趋完善 二 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三 对民事诉讼法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 四 对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必要的创新 五 学术研究与交流机制不断完善 第四节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 一 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价值 二 民事诉讼程序的外在价值 三 民事诉讼程序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第二节 民事诉讼目的论 一 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比较研究 二 我国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第三节 诉权论 一 诉权双重含义说之合理性 二 诉权的立法保障与司法保障 三 滥用诉权及其合理规制 四 从概念转向功能研究 第四节 既判力理论 一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二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三 已决事实的预决效力 四 既判力的相对性原则与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与制度研究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一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与体系 二 辩论原则与辩论主义 三 直接言词原则 四 诚实信用原则 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宪法化 一 民事诉讼宪法化的基本意涵 二 民事诉讼基本权的宪法救济 第三节 司法现代化与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 一 现代民事诉讼理念 二 司法改革与现代民事诉讼架构 第四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构成及其发展格局 二 权利救济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三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 四 调解制度的复兴与重构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 一 关于民事诉讼法修订的指导思想 二 关于立法的体例和结构 三 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的重构 四 若干重大程序制度的建构 五 对于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批判性反思 第四章 民事诉讼程序与具体制度研究 第一节 管辖制度 一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的重构 二 地域管辖制度的完善 三 专属管辖制度 四 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当事人与诉讼参加人 一 当事人的自我责任 二 任意的诉讼担当 三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四 群体性纠纷与代表人诉讼 五 公益诉讼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一 关于证据法立法的探讨 二 证据属性 三 证明任务 四 证明责任 五 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 六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七 关于证人作证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审理程序 一 诉讼契约 二 起诉与立案制度改革 三 非正式开庭 四 小额诉讼程序 五 审级制度建构 六 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七 非讼程序与特别程序 第五节 执行程序 一 民事执行立法研究 二 民事执行权的性质与构造 三 执行救济 四 执行检察监督 五 法律的私人执行 第五章 面向转型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知识转型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应密切与实务相结合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应与实体法紧密联系 第四节 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递进 第五节 确立法系意识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六节 追求价值、功能与技术逻辑自洽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第七节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多元化 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