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曼君文集(第1卷沙汀创作论)

黄曼君文集(第1卷沙汀创作论)

  • 字数: 337
  • 出版社: 华中师大
  • 作者: 黄曼君|总主编:黄海晴//陈菊先//黄念
  • 商品条码: 978756227133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黄曼君文集》收录了黄曼君教授自上世纪50年 代到21世纪头10年50余年的学术成果,主要包括他对 鲁迅、郭沫若、沙汀、闻一多、余光中等海内外作家 作品的研究,他聚焦于学术前沿、学科建设发展及其 范畴体系和规律体系所作的理论性探讨,他自始至终 不离教学一线的创新性教学研究,他的序跋、评论、 演讲访谈录、诗文等,再现了黄曼君先生鲜活的学术 风貌、人格精神,对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都具有启示 作用。
作者简介
黄曼君(1935—2010),湖南湘潭人。知名学者,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评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首届国家级教学优秀奖获得者。曾任华中师大中文系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主持完成“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国家、 社科项目多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十多项社科奖、教学奖。
目录
引言 一 左联时期对于现实主义的探索(1931一1936年) 鲁迅的教导与时代的审美要求 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爱好 “即使‘熟悉’,未必便是‘正确’” ——短篇小说创作的最初尝试 努力反映“现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内的生活 ——《法律外的航线》、《老人》等小说出现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在熟悉深知的生活基础上进行典型概括 ——以《代理县长》、《兽道》等作品为标志的创作道路上的重要转变 二 抗战时期现实主义的深化与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1937—1944年) 歌颂光明,暴露黑暗,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 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对新世界的素描与颂歌 暴露抗战痼疾的讽刺艺术精品 ——《在其香居茶馆里》等短篇小说 “对于生活的信赖”的光辉 ——《磁力》、《堪察加小景》等小说对现实积极面的发掘 抗战后期沉重的历史气氛与知识分子的深刻悲剧 ——短篇小说《老烟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困兽记》等作品剖析 三 国统区民主运动中的新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发展(1945—1949年) 社会生活的变化与现实主义风格的新因素 乡镇人民争民主、反内战的呼嚎和抗争 ——小说集《呼嚎》的战斗意义与风格特征 革命风暴中反动统治的溃灭图 ——短篇小说集《医生》的历史内容与新的讽刺特色 四 解放前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与所谓“客观主义”问题 独特的典型塑造与不露声色的客观描绘的特色 从个别特征出发,又使个别更为鲜明、完整的典型化方法 现实主义的局限与不足 五 在社会主义新阶段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1949年以来) 在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 讴歌光明,努力塑造社会主义农村普通人的形象 短篇小说体裁的杰出运用与文学语言的成就 六 论沙汀小说艺术再现的特征 多种心理因素的动力因素 既单一又完整,既特殊又普遍的“单整性”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方法 在写反面人物的作品中,鲜明表现为审丑和讽刺喜剧性特征 七 论沙汀的文化意识与现实主义创作 现代与传统:文化意识的历史整合特征 民俗与性格:革命现实主义的新视界 审丑与尚美:讽刺喜剧的特定文化内涵 八 鸟瞰一生 步人文学领域之前(1904—1930) 左联时期创作上的艰苦探索(1931—1936) 创作最旺盛的抗战时期(1937—1944) 坚持战斗迎来曙光(1945—1949) 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与创作(1949—1982) 创作生活回望 九 结语 后记 附录一 沙汀著作系年(1931年4月一1980年冬) 附录二 沙汀致黄曼君信(节录8封) 文集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