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影节奏(从剧作到影像)/京师影视学术书系

电影节奏(从剧作到影像)/京师影视学术书系

  • 字数: 19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侯海涛|总主编:黄会林//王宜文
  • 商品条码: 97873032002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节奏的本质是情感的运动变化。剧作情节和视、 听因素的组合就是电影作品的情感载体,而各种情感 因素的力量和运动的变化,形成了作品节奏。 电影是一门时空艺术,对其节奏的探讨,事实上 是对电影中的时间、空间因素在另一维度上的探讨。 剧作的时空构成、影像时空的视听表达,在本文看来 ,就是电影节奏研究的出发点;而电影作品的情感蕴 含于剧作和影像(以及声音)之中,在剧作叙事和影像 呈现中,必然涉及相关的修辞手法。对这些修辞手法 的观照分析,也是节奏研究的必由途径。 电影的“剧作(叙事)节奏”和“影像(视听)节奏 ”分占电影节奏的两大层面。侯海涛、黄会林、王宜 文编著的《电影节奏(从剧作到影像)》将从这两点人 手,研究电影节奏的系统构成问题。电影节奏在剧作 层面涉及叙事的时序、人物、悬念、视角等;影像层 面(含声音)则涉及镜头时长及时间变形、画内空间和 画外空间、剪接和构图、色彩、影调、音乐音响等视 听元素。剧作和影像中蕴含的情感结构和运动力量, 是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根本来源。需要指出的是,两个 层面的节奏各有偏重——剧作节奏常常关乎影片的整 体节奏,而影像节奏更多的是跟场景片断的具体表现 效果相联系。 对于当下风格繁多的现代电影和新类型影片来说 ,节奏研究是了解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必要角度,对电 影创作也具备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侯海涛,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任教前,曾任电视频道主编和外资机构媒体部负责人,并游历七大洲,航拍两极及非洲多地。作为导演和摄影师,主创影视作品包括纪录片、广告片、音乐电视、剧情片、实验短片等,部分作品获全国一等奖、政府奖。著有《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一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剧作节奏的时间性 第一节 时序 第二节人物 第三节 悬 念 第二章 剧作节奏的空间性:视角 第一节全知视角 第二节 主观视角 第三节 外部视角 第三章 叙事修辞与剧作节奏:以重复和反讽为例 第一节 重 复 第二节 反讽 第四章 影像节奏的时间性 第一节 影像的“可视性”时间 第二节 影像的“可读性”时间 第五章 影像节奏的空间性 第一节 画内空间、画外空间与影像节奏 第二节 四类影像空间元素 第六章 影像修辞与影像节奏 第一节 长镜头与蒙太奇的节奏构成 第二节 视听元素的节奏构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