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当代中国言说图景与学理批评)

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当代中国言说图景与学理批评)

  • 字数: 1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胡友笋
  • 商品条码: 97875161754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3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话题,生动呈现了马克思主义 文艺思想中国化进程中的沿因变革及其与时代主题疏 离、汇通的多维景象,并深深影响和规约着社会主义 文艺的创作实践及理论研究。国内文艺学界在阐释二 者关系时,曾出现过非此即彼的关系论断。究其原因 ,当然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但当文艺研究已进 入较为常态的生存环境以及文艺实践要求理论回答时 代问题的今天,有关这一理论命题的反思依然被漠视 、悬置甚或成为新的学术禁区,实乃与我们在文艺与 政治关系认知上的政治概念不思和二元对立认识范式 密切相关。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和批判,构成了胡友笋 编著的这本《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文学与政治关系的 当代中国言说图景与学理批评)》的研究背景和结构 内容。
作者简介
胡友笋,1979年生,博士,副教授。河南南阳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媒介批评。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编著作和教材5部,在《光明日报》《人民音乐》《学术界》《人文杂志》等重要报纸、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部分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两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目录
第一章 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命题的“再问题化” 第一节 论题的时代面相 第二节 病象的原因诊断 第三节 本书的建构意义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理路 第二章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历史言说范式和“症候” 第一节 “范式”及其“症候” 一 “范式”的语义张力和总体性视角 二 “范式”的“症候式”阅读 第二节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历史言说范式 一 文艺观的二元划分视界 二 方法论的一维致思取向 第三节 文艺与政治关系言说范式的“症候”分析 一 阶级政治等同政治全貌 二 意气言说制约学理批判 三 应然诉求混淆实然判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如何解读“政治”:关系言说的前提性考察 第一节 文艺与政治关系言说的政治指涉之困 第二节 政治阐释的多维演绎与当下指认危机 一 政治释义的历史语指嬗变 二 政治阐释的逻辑起点转换 三 政治质性的价值关切分野 四 政治认知的中国现实图景 第三节 政治的本原回归与身份重建 一 历史去弊与现实返魅 二 回归历史的原初语境 三 中国域阙与本体建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艺与政治关系重构的内在理路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文学阐释的实践存在论观照 一 认识论思维模式下的文学本质追问 二 实践存在论视域下的文学再解读 第二节 文艺与政治关系建构的人学基础 一 “去政治化”语境的“文学是人学”解读 二 “文学是入学”的多维向度再识 第三节 文学实践的政治维度存在与想象 一 文学实践的政治存在维度 二 文学实践的政治想象与超越 第四节 重构文学政治维度的现实意义 一 文学的人学变体与政治虚无主义 二 “纯文学”的迷思与公共品性阙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色经典”现象:文艺与政治纠结互动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红色经典”作为考察个案的可能性 一 “红色经典”概念界定 二 “红色经典”的文艺思想史学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红色经典”接受现象分析 一 20世纪80年代“红色经典”沉寂原因分析 二 世纪之交“红色经典”再度走红原因探析 第三节 “红色经典”个案考察的启思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