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1911-2011共4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1911-2011共4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字数: 267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商品条码: 97875097828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1年10月12~15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 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 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 、台湾和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 专家学者18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着辛亥革命前后的 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以及一百年来各界对这场 革命的纪念与阐释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社 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 即为此次会议论文的结集。
目录
第一册 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金冲及】 清末督抚与谘议局研究【李振武】 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兼论清末“内外皆轻”权力格局的影响【李细珠】 新政困局与辛亥革命【戴鞍钢】 辛亥革命何以胜利迅速,代价很小?【杨天石】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林家有】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及其民族关系之建构【彭武麟】 政治博弈与国家构建:辛亥革命场域的外蒙古问题【冯建勇】 清末民初的西藏建省论【李勇军】 新疆辛亥革命述论【刘国俊】 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顾问【李廷江】 内藤湖南的“支那”论与民国初期日美在华竞争 ——从多边互动关系解码历史文本【陶德民】 辛亥革命时期海内外三江帮的兴起:再论辛亥革命与日本【陈来幸】 辛亥革命与韩国——以韩人志士金奎兴在广东的活动为中心【裴京汉】 清末孙中山、同盟会与港英政府的博弈【莫世祥】 香港“天时、地利、人和”与辛亥革命【李谷城】 澳门:辛亥革命时期仁人志士的避风港【崔世平】 辛亥时期的“排外”观念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李育民】 “成立在我,承认在人”——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承认问题再研究【侯中军】 辛亥革命与宪政思想【Н.Л.玛玛耶娃】 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关晓红】 辛亥首义与湖北新政【冯天瑜】 构建新的宪政国家:宣统元年四川谘议局中的讨论【郑小威】 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与辛亥革命——以四川保路运动为例【何一民】 晚清重臣与四川保路运动——兼论清王朝覆灭的内部原因【鲜于浩】 勇于革命,善于妥协——以云南辛亥起义为例【谢本书】 会党与辛亥革命前夜之广东社会政治【王杰】 陕西军政府与辛亥革命【冯峰】 陕西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活动研究【张应超】 Reconsidering 1911:Lessons of a “SuddenRevolution”【JosephW.Esherick(周锡瑞)】 辛亥革命以来三次议和的比较【林桶法】 军事权威与秩序重建——管窥清末民初之政治文化异象【熊志勇董文俊】 新军与辛亥革命的回顾【冯兆基】 辛亥革命时期武装起义的再探:香港、河内及武汉模式【李金强】 论辛亥革命时独立省区的军队表现及影响【李英全】 武昌起义后清廷组编新军三军考略【张华腾】 第二册 民元前后姚雨平统率的广东北伐军研究【冀满红张远刚】 辛亥革命时期的“夷夏之辨” ——以康有为、刘师培对《春秋繁露》两事的不同解读为例【李帆】 论清末知识分子的国民观【郑大华朱蕾】 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宝成关】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粹主义【左玉河】 辛亥革命和严复的生命世界【麦劲生】 跨越辛亥年的“梁启超之问”及其论争 ——略论中国思想界关于“革命不得共和而得专制”的论争【邓丽兰】 西方社会主义者所观察的晚清中国社会主义 ——梁启超访美期间的采访记录【石川祯浩】 梁启超对清王朝最后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耿云志】 中国公学与清季革命【严海建】 辛亥革命时期的“私塾改良”【左松涛】 辛亥后清末翰林遗民在香港的文化与教育事业【杜祖贻】 西方社会主义与民生主义的形成【张玉法】 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熊月之】 论共同价值观对辛亥革命精神的引发作用【巴斯蒂】 辛亥革命时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及其特点【苏中立】 那特硁的《政治学》及其在晚清的译介与影响【孙宏云】 应对新式传媒无方与清朝的覆灭【王敏】 “虚虚实实”——从《国民公报》看辛亥革命后地方社会的政治讽刺【王笛】 《民立报》四篇社论与留日救国会【小岛淑男】 1912年广州《民生日报》刊载的《共产党宣言》译文【邱捷】 论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王刚】 型塑辛亥革命的叙述架构【沙培德】 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女性与法律的互动【李兰萍】 宋教仁剪断无形辫子: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文化背景【普莱斯(DonC.Price)】 辛亥前革命志士对道德的认知与诠释【赵炎才】 辛亥革命后革命精英观念的民间承接 ——以东南、华南城镇的趋附现象为中心【赵立彬】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郭双林】 溅泪民国——论清遗民的辛亥革命观【陈三井】 爱国与保身:辛亥革命期间的亲贵捐输【王春林】 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之形塑【洪振强】 论民国时期的双旗图案【宋亦箫】 辛亥革命后中国市制的形成及城市现代变迁【皮明庥李怀军】 论武昌起义的城市革命特性【涂文学高路】 辛亥革命前后荆州旗城社区变迁【潘洪钢】 辛亥革命与近代汉口市政体制转型【方秋梅】 第三册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张磊张苹】 孙中山政治革命方略与大一统国家体系再造【姜义华】 辛亥革命百年与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张岂之】 归国与开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心路行迹释意【廖大伟】 孙中山的建国理念——以“训政”为中心【陈进金】 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李在全】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事业与宫崎滔天(1897~1903)【林启彦】 孙文、陈少白与樋口一叶、副岛八十六 ——哀悼樋口一叶的中国革命家陈少白(之二)【久保田文次】 也论孙中山、檀香山与辛亥革命之关系【胡春惠庄淑红】 孙中山与上海关系新论【徐涛】 异调同曲谱新邦——孙中山梁任公民元入京演说之识见、心态与互信【何卓恩】 孙眉与辛亥革命——新见孙眉家族所藏未刊信函考述【黄健敏】 浅议朱执信致陈炯明诗及其和句——兼论反袁时期朱执信的思想【段云章】 英伦蹈海烈士之真史——杨毓麟未刊函札述考【孔祥吉郑匡民】 亲历·记忆·升华——张难先与辛亥革命【张继才】 田桐与辛亥革命【张金超】 秦毓鎏与辛亥革命【周新国丁慧超】 何天炯与同盟会东京本部【李长莉】 徐镜心与辛亥革命【李日郭春香】 张之洞与清末留日学生【潮吴剑杰】 张之洞策反邱菽园【茅海建】 民国乃吾友也——辛亥革命后的盛宣怀【李培德】 JIANG BAILI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革命志士与南洋革命思潮的兴起【黄贤强】 “华侨为革命之母”:赞誉之来历与叙述【黄坚立】 为什么港澳、港澳人能够对辛亥革命运动的成功作出重大贡献【霍启昌】 两湖志士与辛亥革命【张笃勤】 湘籍志士与辛亥武昌首义【饶怀民】 辛亥前后汤化龙与革命党人关系探析【陈忠平陈明】 由联袁到反袁:汤化龙与袁世凯关系释论【郝幸艳】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与中美日三国外交【崔志海】 袁世凯与民初“党争”【马建标】 袁世凯与辛亥革命【骆宝善刘路生】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心路历程【马勇】 第四册 借款可以救国?——郑孝胥铁路外债观述评【马陵合】 载沣与清朝末年的铁路政策【李学峰】 山西商人曹润堂与清末蒙旗垦务【付海晏】 市场、知识与制度:晚清民初职业会计师群体的兴起【魏文享】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及其政府改造中国金融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跋涉【姚会元】 孙中山与张謇实业思想比较研究【马敏】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与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陈争平】 鄂军政府初期经费概探【梁华平】 革命、财政与地方性——沪军都督府的财政运作【忻平杨雄威】 近代浙商对辛亥革命的财政支持研究【徐淑华】 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通商银行【谢俊美】 企业家精神、国际契机与民族国家建构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1900~1920)【严鹏】 辛亥革命前后长江流域的棉制品流通【森时彦】 辛亥革命后(1912~1915)上海庙产纠纷透视【许效正】 辛亥百年遐思【章开沅】 试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历史遗产【张海鹏】 辛亥革命世界意义的再探讨【王晓秋】 东亚之“共和”国的诞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狭间直树】 走进新时代:进入民国之共和元年——日记所见亲历者的心路历程【桑兵】 启动了中国全面现代化的闸门——从现代化角度考察辛亥革命的贡献【赵德馨】 中山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剖析全球化下中国崛起的挑战与意义【曹俊汉】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失败论”刍议【郭世佑】 传教士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王静】 “革命的耶稣”:1920年代基督徒对孙中山的形象建构【刘家峰王淼】 1911年后美国传教士对孙中山之态度【陈才俊】 貌合神离:民元的辛亥纪念【何广】 近代工商界的“辛亥”记忆与政治经济诉求【朱英】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辛亥革命研究述评——以郭真《辛亥革命史》为中心【严昌洪】 辛亥革命史料抉择之困惑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与《革命逸史》异议【村田雄二郎孔祥吉】 告别大陆情结——百年来日本人的辛亥革命研究【深町英夫】 亚洲联合思想、大亚洲主义的百年记忆与研究 ——以孙中山的有关思想言论及其在日本的反响为中心【赵军】 战后日本的历史学与野泽丰的中华民国史研究【久保亨】 俄罗斯辛亥革命史研究【И.索特尼科娃】 “孙黄并称”百年回眸【萧致治】 六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辛亥革命研究【罗福惠】 多维视野下的辛亥革命史研究【谢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