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歌之敌

诗歌之敌

  • 字数: 548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周良沛
  • 商品条码: 97870101527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1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名《诗歌之敌》,是鲁迅先生名什之篇名的借 用;内文。也是以闻一多先生“人们在发现不是诗的 时候才知道什么是诗”之名言所对诗之探索的心路历 程之记述。 在思想活跃于多元的纷繁中,不同意见,不论针 锋相对的争斗还是求同存异或化异于各家自信之淡定 ,或是在各言其是、互不干扰的悠然中,不同观念。 总有是非:是非分明。是社会公正、公平的意识形态 安全之基础;在市场利益、利害之中,既有似醉于华 尔兹的狐步骑墙、变色者,也就要有不“风”者的坚 守:在流行哥儿们为利益、利害的交换、交易市场刮 他们的风时,总得有人说“不”;既然诗道有岔,正 崎交错,总不该忘了出发的初衷;传统的薪火相传, 绝非保守封步,恰是拓展、开阔诗路的起点:以此“ 拿来”外来文化。同样可以数典不忘祖;坚持人生信 仰,包括对诗的真诚。时代同样可以为他的担当相护 ;这样,才有可能在诗的赝品中,找到,并以诗还原 于诗,为有信仰者为其信仰屹立。本书由周良沛编著 。
作者简介
周良沛,江西井冈山地区永新人。一九三三年生。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离乱于流亡学校流亡,后寄寓于教堂的孤儿之中。一九四九年四月底,十六岁进入横渡长江而来的大军南下、戍边、自学,十九岁后在军外的报刊发表作品、出书,随之从连队进入文化部门,遇上终生相守,安于编辑的劳动。先后编选“五四”后诗家的选集百部以上,有关的论述也在百万字以上。同时,笔耕六十余年。著有诗论、散文、杂文、长篇传记、长篇回忆录,并有分别从少年到中年、军旅生活、十年动乱中的诗之选本于海内外出版。新时期复出,是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创会会员;世界华文文学联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委员;北京《诗刊》编委;香港《海岸线》执行编委所劳的劳动者。
目录
题记 代前言——九十年后回头看 上篇 1980 说“朦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1981 有感于“新的美学原则”之“崛起” 1982 答一份题意“朦胧”的试卷 新诗·现代派·屈原 “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新诗乱谈之一 1983 危机与繁荣新诗艺乱谈之二 朦胧的噪音及其喧嚣新诗艺乱谈之三 刺激生产效应新诗艺乱谈之四 “扩张自我”与被扩张的舒婷 1984 从谈舒婷开头的闲话 19b6 在诗的信息面前 为戴天《“新诗潮”评话》一和 1987 战地聊诗 ——在“老山诗会”上的发言 1997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诗歌笔谈 ——致文艺报 1998 就诗歌问题答《文艺理论与批评》记者问 1999 读吴晟 2000 令人深思的命题 薪与火:新诗与传统 2001 穆旦漫议 诗歌之敌 2002 诗的理想与“标准” ——“五月诗社”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2003 施蛰存与新诗及“《现代》派” 2004 请还诗的清白 2010 关于“诗与政治”答蔡毅 艾青百年09 文化的伤痛 ——漫议文学奖的评选 2011 文化贪腐 2013 “海派诗人”邵洵美 下篇 1956 一封迟迟发出的信 1958 含蓄与晦涩 1962 风格问题 矿藏 1965 乐外随笔 灵感及其他 1966 画外偶记 也谈新诗的形式问题 1919 诗与生活 ——在两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采风杂谈 关于《一个和八个》 1980 答《诗刊》问 读《鱼化石》随笔 严肃的游戏 佤族民歌 诗就是诗(一) 1981 诗就是诗(二) ——读《归来的歌》有感 叛逆的绝唱 ——谈《仓央嘉措情歌》 盲谈诗译 1982 诗就是诗(三) 重读《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就是诗(四) 诗就是诗(五) ——致刘湘平 1983 诗就是诗(六) 1988 诗就是诗(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