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随俗而作(杨家埠年画的生命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写文化丛书

随俗而作(杨家埠年画的生命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写文化丛书

  • 字数: 28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王媖娴|总主编:高丙中
  • 商品条码: 97873012659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王媖娴所著的《随俗而作(杨家埠年画的生命 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写文化丛书》一书将 沿着时间顺序揭开一幅幅杨家埠年画在不同时代的发 展篇章,展现其在不同的自然时间,。同时也是在不 同的社会空间之中的流动过程,探讨在不同的自然时 间一社会空间中,国家、知识分子及年画的生产者和 消费者四方力量如何在各自立场下对年画所代表的“ 俗”进行解读并随“俗”而作,他们之间的互动以及 摩擦又如何作用于身处这一“艺术生产场域”之中的 农民艺人,从而最终使杨家埠年画呈现出如此的“生 命”轨迹。
作者简介
王媖娴,1982年1月生,籍贯山东淄博。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2015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流动站博士后出站,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与文化、都市流行文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村落情况 第一节 杨家埠村概况 第二节 杨家埠村的特点 第二章 约定“俗”成——作为“农民”艺术的杨家埠年画 第一节 民俗语境中的年画 第二节 作为“农民”艺术的杨家埠年画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入乡随“俗”——作为家计营生的杨家埠年画 第一节 传说、移民与营生——明代杨家埠的木版年画业 第二节 手艺与财富——清代的杨家埠年画业 第三节 战乱与来自机器的冲击——民国时期的杨家埠年画业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移风易“俗”——作为封建迷信的杨家埠年画 第一节 年画改革与思想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年画运动 第二节 杨家埠的年画改革 第三节 限制与禁止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匡时济“俗”——作为文化遗产的杨家埠年画 第一节 杨家埠年画的复兴 第二节 “眼光向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来临 第三节 年画大师杨洛书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时移俗易与雅俗共赏——杨家埠年画的需求与产销现状 第一节 市场需求的变迁 第二节 生产现状 第三节 经营之道 第四节 从业者的内部关系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