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汤洪
  • 商品条码: 97871011130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汤洪编著的《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对屈辞 所涉昆仑、流沙、赤水、不周、西海、崦嵫、西极、 冬暖之所、夏寒之所、黑水、三危等重要古地名进行 了深入梳理和辨证,其疏证的视域并不囿于楚境或九 州舆图范围,而是置屈辞于先秦时代欧亚大陆世界地 理的宏观语境之下,试图探寻屈辞地名所蕴含的原初 世界性地理指涉意义,还原屈辞的文本释读,并由此 探讨屈原所处先秦时代独特的文化思维以及中华民族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地理文化观念。
作者简介
汤洪,1977年3月生,重庆云阳人,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已在《文学评论》《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战线》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序 绪论 一 研究范围之作者问题 二 研究范围屈辞篇目之认定 三 屈辞、屈骚与屈赋 四 相关研究概况 五 研究目的 六 研究方法 七 研究材料 八 论题缘起 第一章 悬圃 一 楚辞传统注疏“悬圃”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悬圃”与昆仑关系紧密 三 屈辞“悬圃”原义再探索 第二章 昆仑 一 楚辞传统注疏“昆仑”语义之歧说 二 先秦文献典籍所载“昆仑”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昆仑”原义再探索 第三章 流沙 一 楚辞传统注疏“流沙”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流沙”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流沙”原义再探索 第四章 赤水 一 楚辞传统注疏“赤水”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赤水”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赤水”原义再探索 第五章 不周 一 楚辞传统注疏“不周”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不周”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不周”原义再探索 第六章 西海 一 楚辞传统注疏“西海”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西海”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西海”原义再探索 第七章 崦嵫 一 楚辞传统注疏“崦嵫”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崦嵫”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崦嵫”原义再探索 第八章 西极 一 楚辞传统注疏“西极”语义之歧说 二 先秦文献典籍所载“西极”指称基本一致 三 “西极”演变历程考索 四 屈辞“西极”原义再探索 第九章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一 楚辞传统注疏“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语义之歧说 二 历代文献典籍所载“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指称基本一致 三 屈辞“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原义再探索 第十章 黑水 一 楚辞传统注疏“黑水”语义之歧说 二 文献典籍所载“黑水”指称之淆乱 三 屈辞“黑水”原义再探索 第十一章 三危 一 楚辞传统注疏对“三危”语义的多种阐释 二 先秦汉初文献典籍所载“三危”指称基本一致 三 “三危”讹变历程考索 四 屈辞“三危”原义再探索 第十二章 假说下屈辞先秦古地名矛盾之消解以及 屈辞文本要义之贯通 第十三章 屈辞域外地名假说之旁证 一 旁证之引论 二 稷下学宫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学术条件 三 先秦中西交通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交通条件 四 先秦民族大迁徙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交流动力 五 丝路与南丝路更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直接路径 第十四章 屈辞先秦古地名注疏淆乱现象之成因 第十五章 由屈辞古地名研究所发现的中国地理文化之特点 一 基于主体理解角度的地名意义动态演变 二 上古地名中包含大量外来地理语词(音译词与意译词)成分 三 外来地理语词与本土文化因素的复杂互动 四 结语 第十六章 结语 一 本研究之结论与创新 二 需要澄清的一些观念 三 本研究主要欠缺、原因以及对继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