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卷)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卷)

  • 字数: 32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郑信哲|总主编:王伟光
  • 商品条码: 97875161725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朝鲜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20lO年朝鲜 族人口183万多人。朝鲜族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 、辽宁等东北三省,朝鲜族民族自治地方有一个自治 州和一个自治县,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就是其中 之一。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南 麓,鸭绿江上游北岸,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一市五郡隔江相望。1908年 ,清政府在这里设置长白府,开辟了长白地方行政建 治之始,“长白”这一名称,因背靠长白山而得名。 自19世纪初期开始朝鲜农民陆续过江到长白地区 谋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开始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1958年9月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正式成立 。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南麓,是中朝界河 鸭绿江源头的第一县。用几句概括其长白特点及发展 优劣因素,可以这样说:长白是一个边境县、民族自 治县,这里既具有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江河纵横等 优势,也含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少、规模小 等劣势。 改革开放以来,长白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 正确带领下,开拓进取,勤奋努力,在各个领域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呈现出一片社会进步,民 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然而 ,也应看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其中既有 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政策 措施,更好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维护 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边疆民族地区是政治、民族、宗教、生态、国际 关系等方面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关注边疆民族及其地 区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加大相关政策的扶 持力度,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仅 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故需要国家及 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将其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加 强边疆民族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为边疆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服务。 郑信哲主编的《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卷)》对21世纪以来长白地区朝鲜 族自治县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问题进 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评价。
目录
绪论 一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二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三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 四 合力治边维护边境安全稳固 五 影响长白县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诸因素 六 相关对策建议 第一章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当家作主 第一节 党政机构设置与发展 一 党组织建设 二 行政沿革与发展 三 人大和政协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四 政治体制改革及其影响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与发展 一 长白朝鲜族人口与分布 二 建立朝鲜族自治地方 三 民族法制建设与发展 四 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法规中的困难与问题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 一 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二 21世纪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做法 三 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中的问题 第四节 民族团结与民族关系 一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二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 三 共促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 民族团结历程 五 新时期民族团结与民族关系发展 第五节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一 各族干部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 二 群众诉求和表达渠道 三 基层民主与居民自治 四 村民自治及前景 第二章 经济发展 更上一层楼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状况 二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 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四 21世纪初经济发展 五 影响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调整 一 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 二 生产关系变革 三 兴边富民行动 四 扶贫与发展差距问题 第三节 部门经济发展现状 一 工业经济 二 农业经济 三 第三产业 四 私营个体经济发展 五 边境贸易与口岸建设 六 特色旅游开发 第四节 经济发展前景 一 长白县未来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 快速发展需要多种政策支持 三 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 四 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第三章 社会建设 关注民生 第一节 就业与社会保障 一 就业状况 二 社会保险制度 三 社会福利 四 扶贫工作 五 拥军优属 第二节 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 一 农民收入与消费 二 城市职工收入与消费 三 城乡结构 第三节 婚姻家庭与计划生育 一 人口问题 二 婚姻家庭 三 计划生育 四 妇女工作 第四节 公共卫生服务 一 医疗机构 二 医疗卫生队伍 三 人民健康水平 第五节 宗教与宗教工作 一 宗教信仰现状 二 宗教影响 三 宗教工作 第六节 社会工作与综合治理 一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二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三 边境治安管理 四 基层调解化激工作 五 维护边疆社会稳定 第四章 文化建设 欣欣向荣 第一节教育发展 一 教育发展概况 二 基础教育 三 职业教育 四 民族教育 五 双语教育 第二节科学技术 一 科技管理与研究机构 二 科技队伍状况 三 主要科研成果 第三节文化事业 一 公共文化设施 二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三 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长白县“十二五”时期民族文化工作思路 第四节 传统体育 一 体育机构与设施 二 中小学体育教育 三 群众体育运动 四 民族体育项目 第五章 保护生态 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环境概况 一 自然地理环境 二 生态环境基础 三 生态环境现状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中的生态建设 一 森林开发中的生态建设 二 矿产开发中的生态保护 三 水利开发中的生态保护 四 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投入 一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二 生态保护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及治理 一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 二 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第五节 开创绿色经济 一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 杜绝无序开发 三 立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专题研究 第一节 尊重自治条例权威,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处理地方事务的总依据 二 自治条例制定和修改过程中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 提高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第二节 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交通设施建设 一 长白交通——只有两条公路连接县域外 二 交通不便——制约长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 交通建设——陷入较大困境 四 交通设施建设——需要国家的大力倾斜 第三节 关于鸭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 一 鸭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 鸭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三 鸭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四 鸭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 鸭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