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6)/上海蓝皮书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6)/上海蓝皮书

  • 字数: 37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强荧//焦雨虹|总主编:王战//于信汇
  • 商品条码: 97875097862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5年,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数字 中国”的国家战略为建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 局奠定基础。强荧、焦雨虹主编的《上海传媒发展报 告(2016)》以“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为主题,梳理 201 5年媒体格局,解读传媒政策,分析传媒形态, 探究中国传媒的现状与未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在 打破机制和形态的藩篱,以互联网为传播中心,推陈 出新、兼容并蓄,在竞争中发展,在融合中创新,呈 现纷繁复杂、活力无限的局面。
作者简介
焦雨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媒介与传播,文化产业。主持、参与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并撰写研究报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相关学术著作。 强荧,二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协会员,上海市领军人才。 1995年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中国报刊之星”称号,2001年获上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数十次获中国新闻奖和上海新闻奖。 新闻从业30余年,新闻类著书12本。曾经长江漂流,摩托西行,走过沙漠,找过野人,攀登雪山,穿越丝路,申奥远征,闯过南极,去过北极。 坚持笔触扎根于民众之中,亲身体验出租车司机、巡警、殡葬工、卖报人、保险推销员等普通劳动者生活,发表系列体验式报道。 1994年,强荧新闻作品义拍,所得捐款赠给上海市记协,创立“强荧风险新闻奖”,定期表彰一批敢冒风险采访的新闻记者。 2003年,在南纬72度56分30秒、东经75度16分39秒发现外星陨石,成为中国发现南极陨石第15人,国家极地办和中国极地研究所命名这块陨石为“强荧GRV021604”。
目录
Ⅰ 总报告 B.1 融合新阶段: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 Ⅱ 上海文广专题评估 B.2 上海广电迈上新征程:sMG改革一周年评估报告 B.3 大胆创新加速互联网化转型——2015年SMG内容创新与全媒体转型研究报告 B.4 以改革求发展:大小文广整合与内部管控评估报告 B.5 激发活力夯实智造力量——2015年SMG人才队伍建设状况研究报告 Ⅲ 社会篇 B.6 当前中国主要社会矛盾与问题研究——基于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研究报告 B.7 上海城市形象的国际社交媒体呈现——基于Twitter的样本分析 B.8 新浪微博中官员形象的媒介呈现与社会化传播研究 B.9 互联网时代的司法信息传播:上海市司法局“两微一网”的传播研究 B.10 新媒体对城市老人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基于电脑和手机终端的分析 B.11 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趋向 B.12 在校传播学专业学生对传媒行业认知调查——以上海市高校为例 Ⅳ媒体篇 B.13 世界知名报业集团转型发展研究(2014~2015) B.14 传统媒体参与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与编辑素养提升 B.15 2015年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报告 B.16 新时期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研究 Ⅴ 网络篇 B.17 媒介生态变迁视阈下出走媒体人的自媒体创业 B.18 终端化不等于碎片化——浅析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 B.19 再生产的“结构洞”:大型互联网公司对媒体反向融合的结构与意义——以BAT的媒体布局为例 B.20 融合报道的效果:基于“融合报道指数”模型的实证研究 B.21 旧时王谢堂前燕:媒介融合背景下自媒体的使用及相关问题 B.22 技术视角的反思:新媒体文化研究 B.23 媒介、文化与传媒教育:媒体融合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 B.24 网络社群: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进路 B.25 后记 Abstract Contents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