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困境与超越(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审思)

困境与超越(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审思)

  • 字数: 26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禹旭才
  • 商品条码: 97875161710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已经成为女 性学等学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 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并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理论有机结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禹旭才所著的《困境与超越(高校 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审思)》首先阐述了高等教育 转型发展期,高校女教师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接着分 析了高校女教师发展困惑的实质;论证了高校女教师 发展应遵循三种价值取向、着力发展三个主要方面及 坚持的三大基本原则;最后从实践层面探讨了高校女 教师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三大主要路径。
作者简介
禹旭才,女,1967年生,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骨干成员;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教师”、“十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优秀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高校教师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目录
第一章 高等教育转型期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困惑 第一节 新时期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特点 一 大众化 二 国际化 三 信息化 四 综合化 五 多元化 第二节 高等教育转型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要求 一 拥有完整的能力体系 二 形成广泛的社会关系 三 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 四 发展全面丰富的个性 第三节 新形势新要求下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困惑 一 能力本位之惑 二 身份认同之惑 三 学术姿态选择之惑 四 完整人格追求之惑 第二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辨析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兴起的社会与学术背景 一 社会性别的内涵 二 社会性别理论兴起的社会背景 三 社会性别理论兴起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审视 一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思想 二 社会性别理论的现实审视 第三节 高校女教师发展困惑的社会性别分析 一 发展什么 二 如何发展 第三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从人的发展高度思考女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 肯定女教师的发展权 二 承认女教师男女平等发展的追求 三 认同女教师的社会本质发展要求 第二节 从性别的视角审视女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 正确认识女教师独特的生理特征 二 敢于肯定女教师自身的性别优势 三 勇于剔除女教师自身的性别缺憾 第三节 从现实的维度激励女教师自主发展 一 承认女教师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 鼓励女教师独立自主发展 三 追求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 第四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神的发展 一 独立精神的发展 二 批判精神的发展 三 创新精神的发展 第二节 能力的发展 一 学术能力的发展 二 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 管理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 个性的发展 一 主体意识的发展 二 女性意识的发展 三 理性意识的发展 第五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平等发展 一 平等发展的基本含义 二 平等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全纳发展 一 全纳发展的基本含义 二 全纳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自主发展 一 自主发展的基本含义 二 自主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满足“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 一 “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内涵 二 满足“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必要性 三 满足“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 一 “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内涵 二 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必要性 三 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的主要途径 第三节 实现“自我赋权” 一 “自我赋权”的内涵 二 “自我赋权”的必要性 三 “自我赋权”的主要策略 第七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前景展望 第一节 走向全面发展 一 全面发展的内涵 二 走向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第二节 走向和谐发展 一 和谐发展的内涵 二 走向和谐发展的现实性 第三节 高校女教师发展任重道远 一 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决定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渐进性 二 高校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决定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复杂性 三 女性意识发展的曲折性决定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艰巨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