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法学格致文库

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法学格致文库

  • 字数: 189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郭旨龙//丁琪//高严|总主编:于志刚
  • 商品条码: 97875093684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网络犯罪公约》是2001年署的、第一部打击网 络犯罪行为的国际公约。自实施以来,网络技术得到 了飞速发展,网络犯罪也出现复杂化、组织化、全球 化、高科技化等新特点,《公约》的许多内容已不能 适应现实的需要,不仅“先天”在地区公平性上存疑 ,而且“后天”在时代技术性上脱节。因此,《公约 》应做出相应的修正。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网络犯罪 率也逐年攀升。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发声”,并 且具有实质性影响。在此背景下,郭旨龙、丁琪、高 严编著的这本《网络犯罪公约的修正思路》一方面基 于十几年来网络犯罪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 使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能够加入《公约》。本书并非 完全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是在引用课题报告、学者 灼见、师友指导以及翻译《公约》本身的解释性报告 的基础上,兼顾学术思考、侧重立法建议。本书亦可 视为“中国网络法律规则完善思路丛书”的国际法卷 部分。
作者简介
高严,男,1991年生,江西上饶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刑事诉讼法学硕士,2015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深造,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网络犯罪。曾获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新人”论文大赛优秀论文奖。 丁琪,男,1989年生,安徽安庆人,山东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中央纪委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干部(2014年7月—),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纪检监察。发表论文多篇,合著、参编著作多部;参加北京市科委、社科院、检察院等多项课题。 郭旨龙,男,1989年生,江西于都人,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国家公派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犯罪、非犯罪化、比较刑法。 在《法律科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体系化构建》(中阻法制出版社年2013年版)等著作5部;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 于志刚,男,1973年生,洛阳人。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学学士(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次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4年至2005年赴英同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同年开始兼任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至今,2009年—2012年5月任研究生院副院长,2012年5月任教务处处长,2015年5月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2007年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当选第ll届全国青联委员,2013年受聘为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近20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传统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等个人专著12部,合著多部,主持 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曾获 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司法部科研成果奖等科研奖励,以及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教学奖励。2010年11月,当选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目录
第一章 公约序言与中国的选择 一、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介绍 二、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评价 三、公约序言中的功能和目标修正 四、公约的中国选择:加入后推动修正 第二章 公约术语完善的中国思路 一、公约术语定义的修正辨析:“人、机、数”的搭配 二、公约术语定义的补充探析:“网络”概念的明确与独立 三、公约术语定义的关系定位:“五位一体” 第三章 刑事实体法修订的中国思路 一、罪行类别的关系明确:三个阶段与三种类型 二、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一:网络作为犯罪对象的考察 三、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二: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考察 四、具体罪行的修正补充之三:网络作为犯罪空间的考察 五、共犯行为与预备行为的直接提前打击 六、犯罪总则的修改完善 第四章 刑事程序法修订的中国思路 一、证据调查的程序规范 二、有关电子证据调查的特殊程序法制度 第五章 管辖权协调机制完善的中国思路 一、公约管辖权规定的评价 二、管辖权问题中国研究的述评 三、以属地为基础的普遍管辖权修订 第六章 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完善的中国思路 一 、国际合作的一般原则 二、关于相互协助的特殊机制 第七章 公约补充协定的中国思路 一、关于网络种族主义和排外性质行为的补充协定的整体介绍 二、关于网络种族主义和排外性质行为的补充协定的具体修正 三、关于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补充协定的实证与中国论证 四、关于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补充协定的起草与中国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