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

  • 字数: 310
  • 出版社: 山东人民
  • 作者: 张中锋
  • 商品条码: 97872090921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托尔斯泰对大地的崇拜情结构成了他的世界观和 创作观,表现在创作中以接近大地的乡村贵族为核心 ,为道德标准和美学标准,来建构他的艺术世界,这 种思维方式在《战争与和平》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作者张中 锋对大地崇拜情结的质疑使其逐渐转向了先是基督教 ,后是宗法道德,但此时大地崇拜情结仍然萦怀,于 是其作品出现了审美主义和伦理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 ,增加了作品在创作思想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又 在客观上加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一现象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对大地崇拜情结 的最终抛弃和向宗法道德的彻底转移,给创作带来消 极影响,这一点可以从作者晚年所著《复活》中可以 看出。
作者简介
张中锋,1964年生,山东夏津人,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美学。迄今在《文史哲》《俄罗斯文艺》《国外文学》《四川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被转载或转摘。社会兼职: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以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辅以美学研究方法,重新打开了托尔斯泰创作的秘密,获得不少新的突破。
目录
北斗辉耀群星灿烂——序《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 导论 绪论 第一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浓烈与危机的初露端倪 第一节 《战争与和平》创作中的大地崇拜情结与危机的悄然出现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创作中的非理性现象研究 第三节 大地崇拜情结与危机的较早萌现 第二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减弱和崇拜危机的深化 第一节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基础 第二节 安娜与弗龙斯基的感情危机 第三节 列文和基蒂的情感经历 第三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进一步弱化和信仰危机的进一步加重 第一节 《伊万·伊利奇之死》的创作表现 第二节 《克莱采奏鸣曲》中的创作表现 第三节 《舞会之后》中的创作表现 第四章 大地崇拜情结的消解和危机的总爆发 第一节 道德主义开始上升到主导地位 第二节 托尔斯泰的新宗教思想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复活》历来受学界重视的原因 第四节 《复活》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的不足 第五章 《哈吉·穆拉特》:大地崇拜意识的微弱复返 第一节 英雄悲壮地回归大地 第二节 道德批评思维依然残存 第六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对作品结构形式的影响 第一节 托尔斯泰创作思想的嬗变过程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的多线索结构 第三节 《安娜·卡列尼娜》的双线索结构和《复活》的单线索结构 第七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拓展”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心理主义的现实主义” 第三节 “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 第八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与审丑意识的发生 第一节 “自然至善”实现过程中的反主体性 第二节 个体实践自由的非理性和神秘性 第三节 主体对自然客体的难以超越性 第九章 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与创作中的死亡意识 第一节 《战争与和平》中的死亡意识 第二节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死亡意识 第三节 《伊万·伊利奇之死》中的死亡意识 第十章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大地崇拜上的“相近性” 附录 比较中的托尔斯泰 附录一 张炜创作中的托尔斯泰“痕迹” 附录二 《丰乳肥臀》创作中的俄罗斯文学“意蕴” 附录三 手持《安娜·卡列尼娜》约会的特丽莎 结语 参考文献 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