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21世纪高等教育信息安全系列规划教材)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21世纪高等教育信息安全系列规划教材)

  • 字数: 532
  • 出版社: 人民邮电
  • 作者: 编者:秦志光//张凤荔
  • 商品条码: 978711537567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 算机病毒的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秦志光 等主编的《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21世纪高等 教育信息安全系列规划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 加了网络病毒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内容,全面介绍了计 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与原理以及检测和防治各种计算 机病毒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 和发作表现,新型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和技术,计 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典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清除和 防治,网络安全,系统漏洞攻击和网络钓鱼概述、即 时通信病毒和移动通信病毒分析、常用反病毒软件的 使用技巧,以及6个综合实验。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1.1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与发展 1.1.1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1.1.2 计算机病毒发展背景 1.1.3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 1.1.4 计算机病毒的演化 1.2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 1.2.1 计算机病毒的生物特征 1.2.2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 1.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2.4 计算机病毒发作的一般症状 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3.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分类--一般分类方法 1.3.2 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1.3.3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 1.3.4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 1.3.5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 1.3.6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 1.3.7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分类 1.3.8 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分类 1.3.9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媒介分类 1.3.10 按照计算机病毒特有的算法分类 1.3.11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分类 1.3.12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分类 1.3.13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作案”方式分类 1.3.14 Linux平台下的病毒分类 1.4 互联网环境下病毒的多样化 1.4.1 网络病毒的特点 1.4.2 即时通讯病毒 1.4.3 手机病毒 1.4.4 流氓软件 习 题 第2章 传统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及发作表现 2.1 病毒的工作步骤分析 2.1.1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模块 2.1.2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模块 2.1.3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模块 2.2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机制 2.2.1 计算机病毒的寄生对象 2.2.2 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 2.2.3 计算机病毒的引导过程 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机制 2.3.1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2.3.2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过程 2.3.3 系统型计算机病毒传染机理 2.3.4 文件型计算机病毒传染机理 2.4 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2.5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机制 2.6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制 2.7 计算机病毒发作前的表现 2.8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表现 2.9 计算机病毒发作后的表现 习 题 第3章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和技术 3.1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3.1.1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3.1.2 近年主要流行病毒 3.2 新型计算机病毒发展的主要特点 3.2.1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3.2.2 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病毒 3.2.3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3.2.4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3.2.5 电子邮件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 3.2.6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最主要载体 3.3 新型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技术 3.3.1 ActiveX? 3.3.2 计算机病毒的驻留内存技术 3.3.3 修改中断向量表技术 3.3.4 计算机病毒隐藏技术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