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垄断产业的规制放松与重建/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中国垄断产业的规制放松与重建/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 字数: 300
  • 出版社: 格致
  • 作者: 白让让|总主编:陈昕
  • 商品条码: 97875432258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白让让,1967年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1990年和1999年在西北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1996年先后在国有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后任教于上海理工大学.现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和政府规制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在《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经济研究》和《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若干,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代表著作是《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6年版)。
目录
0 导论 0.1 问题与动因 0.2 象牙塔中的“拿来主义” 0.3 规制重建的标准“处方” 0.4 全书的结构安排 1 国企垄断产业的改革:进程、绩效与困境 1.1 垄断产业改革的初步探索(1980—1995年) 1.2 垄断产业改革的加速与减速(19952010年) 1.3 垄断产业产权改革的困境 1.4 独立监管模式实践的起落 1.5 反垄断法缺位与规制放松 1.6 本章小结 2 激励规制与公共资源的竞争性配置 2.1 公共资源传统配置模式的缺陷 2.2 激励性规制的理念和工具 2.3 电信产业牌照拍卖的经验考察 2.4 激励性规制在中国的实施障碍 2.5 本章小结 3 规制放松与利益集团:产生、势力与影响 3.1 问题的提出 3.2 利益集团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垄断产业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3.4 垄断利益集团影响规制改革的途径 3.5 电力产业利益集团的产生 3.6 “厂网分开”与电力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 3.7 本章小结 4 规制机构“独立化”的改革实践 4.1 问题的提出 4.2 独立规制的理论与实践 4.3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4.4 信息产业部:强势规制者的过度供给 4.5 电监会:弱势规制者的有效需求不足 4.6 本章小结 5 垄断产业的纵向拆分与规制重建 5.1 问题的提出 5.2 拆分模式与规制重建的路径选择 5.3 结构重组优先与规制重建滞后 5.4 需求侧垄断与传输能力的投资激励 5.5 规制滞后与歧视性接入 5.6 本章小结 6 运营权配置与垄断企业的行为规制——基于中国电力产业的实证分析 6.1 问题与背景 6.2 电力产业接入歧视的理论模型分析 6.3 接入歧视的结构条件和权力基础分析 6.4 中国电力产业接入歧视的初步计量检验 6.5 电力市场运营权配置模式的国际比较 6.6 本章小结 7 产业纵向关联与投入品市场的政府规制 7.1 问题的提出 7.2 规制政策产业偏好的理论基础 7.3 煤炭和电力产业的关系变化(1980—2012年) 7.4 煤炭和电力关系扭曲的后果分析 7.5 电煤关系新近变化的若干讨论 8 关联产业中的投入品价格规制 8.1 问题的提出 8.2 理论背景 8.3 模型分析与假说提出 8.4 电煤价格扭曲的经验分析 8.5 电煤价格扭曲成因的初步计量检验 8.6 进一步的讨论 9 国企主导、行政垄断与价格合谋 9.1 问题的提出 9.2 价格合谋机制的简化模型分析 9.3 行政垄断与民航业的价格合谋 9.4 价格合谋的成因与监管 9.5 本章小结 10 接入价格歧视:产业规制与反垄断法的协调 10.1 背景与问题 10.2 部分纵向一体化与接入价格歧视的理论模型 10.3 垄断运营商纵向势力的经验考察 10.4 反垄断实践中的接入歧视 10.5 本章小结 11 反垄断法与规制融合:政府干预的新架构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反垄断法与规制融合的趋势分析 11.3 “强垄断者、弱规制者”的格局与隐患 11.4 反垄断法与规制融合的路径选择 12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发现 12.2 规制改革停滞的经济学再解释 12.3 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