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人的城镇化政策选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人的城镇化政策选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

  • 字数: 421
  • 出版社: 广东经济
  • 作者: 张平|总主编:张卓元//吴敬琏//厉以宁
  • 商品条码: 97875454425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逐步步入后工业化时期推进经 济增长的重要依托,也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人 口有序向城市流动的关键平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是快 速城市化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诸 如城乡发展不均衡、外来人口双重身份、逼近资源环 境承载力、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配套建设滞 后等,成为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掣肘。那么在 新时期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该从 哪些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摆在学术界的一项重大课 题。张平编著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人的城镇化 政策选择》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欲从城镇化演进与制 度安排、农民工市民化选择、城市化模式和规模以及 区域协调发展案例等四部分对新型城镇化的方方面面 进行分析,更加完整地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和更加 精确地找准政策着力点。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新中国 城镇化演进轨迹和以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为核心的相 关政策安排,将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演化 进行国际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元经济格局下 农民工的公共福利均等化问题以及成本分担机制。第 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我国在大规 模城镇化进程中,受限于户籍等歧视性制度安排,外 来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这主要表现在农 民工的社会融合度不高以及迁入城市面临着各种各样 的困难和体制机制性障碍。因此,书中测算了社会融 合度及市民化程度,分析了外来人口迁移城市的影响 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以社会救助为代表社会保障 体系的建设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第三部分,探讨 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模式、产业效率、最优城市规模及 财税政策相关问题。本部分在详细梳理世界城市化和 产业效率的演进趋势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城市 发展所面临的效率低下问题,通过打破纵向分割促进 要素横向交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集聚是实现 城市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以使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第四部分,为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一些典型化地区为样本,研究7 如何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外来人口迁移城市成本及制 度障碍和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对人口的引进等问题。最 后一部分提出新型城市化的政策选择。
作者简介
张平,参加和主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劳工组织等多项国际合作;主持了社科基金重点招标课题、社科院重大课题和国家交办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家庭行为。合作四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独立和合作获得中国社科院专著二等奖两次。2009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候选人。2011年获得国务院表彰发展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做出突出贡献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城镇化演进与相关政策与制度安排 第一章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及政策变迁1949—2014) 一 计划经济下的城镇化:从重点工业城市的扩张到限制、逆向人口流动 二 改革开放下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 三 新世纪以来的城镇化独立扩张阶段 四 未完的结语:新型城镇化及其前景 第二章 农民工户籍制度与公共福利均等化的变迁 一 农民工市民化中的户籍制度分析 二 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 三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制度分析 第三章 农村土地中权利与权力之间冲突的症结 一 所谓土地“产权不清”的真相 二 征地以权大于所有权的制度安排 三 见证失衡的利益博弈 四 对为征地制度辩护的某些观点的质疑 五 希望之路:改革 第四章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一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充分保障和实现农民财产权益 四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破解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 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五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五章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化的国际比较 一 引言 二 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典型事实 三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关系 四 结论 第二部分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与障碍 第六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城市社会融合 一 引言 二 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定义与测度 三 影响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因素:估计策略及变量描述 四 估计结果及解释 五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七章 农民工市民化中的社会保障变迁 一 社会保障底线的理念与政策设计 二 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评估 三 以社会救助为基础建立社会保障底线的政策分析 四 结论 第八章 农民工城市居留时间的一个估计 一 引言 二 估计策略与方法 三 农民工城市预期居留年限及变量描述 四 农民工城市居留年限的持续期分析 五 结论 第九章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二 农民工定居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三 结论 第十章 外来人口幸福感、社会融合对户籍迁入城市意愿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 三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四 实证分析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十一章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判断及政策 一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一个基本判断 二 农民工在所居城市居住时间的影响因素 三 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以社会救助为基础重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一 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评估 二 社会救助扩展到农民工群体具备可行性 三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三部分 城市化模式与规模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化模式和演进机制 一 引言 二 城市化发展规律 三 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 四 城市化与城市聚集创新 第十四章 世界城市发展与产业效率提升 一 基本结论 二 上海市面临的问题 三 上海市经济转型的理念 四 上海市生产系统转型的方向 五 上海市作为世界城市的核心命题 六 几点建议 第十五章 中国最优最大城市规模探讨 一 引言 二 城市规模收益——外部成本模型 三 数据来源及处理 四 实证:适度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 五 结论 第十六章 以财税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一 传统城镇化模式特征及其财税制度基础 二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三 以财税改革推进新城城镇化的战略要点 第四部分 区域调研案例 第十七章 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道路 一 前言 二 突破城乡分割:“两集中、两转变”同步实现 三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并举:内生发展模式的形成 四 继承苏区精神,丰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内涵:“三送”工作机制 五 赣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与模拟 六 总结 第十八章 农村劳动者选择机制 一 引言 二 文献述评 三 深圳和梅州样本的典型意义 四 城市居住迁徙的选择 五 城镇就业方式的选择 六 户籍转换的选择 七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九章 从积分入户到人才引进 一 近年来深圳市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二 深圳市积分入户政策的实施及其特点 三 从积分入户到人才引进的转变 四 深圳市实施人才引进政策的成效 五 深圳市实施人才引进政策的经验 六 小结和建议 第二十章 农民工的消费、储蓄和借贷行为分析 一 引言 二 农民工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分析 三 农民工借贷的原因和途径分析 四 农民工成功获得借贷的原因和缺陷 五 总结和讨论 第五部分 走向新型城镇化的政策选择 第二十一章 新型城市化的政策选择 一 提高城市化的聚集度,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均衡增长机制 三 持续效率改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四 城市治理模式创新 五 城市化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