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谈谈社区营造(上)/社区营造书系

谈谈社区营造(上)/社区营造书系

  • 字数: 12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朱蔚怡//侯新渠
  • 商品条码: 97875097836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们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深入展现陪伴台湾社区 营造一路成长的一批关键人物以及他们理解中的“营 造”。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营造方 式,在诸多差异中,他们有着怎样同质的关怀与追求 ?他们想对致力于社区营造的工作者们说些什么? 人始终是贯穿于事件中方才显示出实践的魅力, 因此,在与这些人对话的过程中,也将呈现出一个个 或精彩或遗憾的社区营造故事,以及他们对这项社会 事业最深沉的感悟。 朱蔚怡、侯新渠编著的《谈谈社区营造(上)》希 望用这些文字给读者带去一次次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 ——社区营造的根本在于个体汇集下的自组织力量对 社会未来的参与和承担,个体有如此真实、广阔且富 有想象力的空间,用行动去实现对“更加美好的生活 ”的期盼。
作者简介
侯新渠,笔名夏莉莉,夏寂书苑创办人,社区营造实践者,都江堰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朱蔚怡,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目录
序一 寄语——对台湾社区营造的一点社会学分析 序二 社区营造与社会建设 第一篇 陈锦煌:文化再造老镇新生之路 一 社会转折期的阵痛与思考 二 动员居民关心公共事务 三 社区参与和公民素养的培育 四 公部门走一遭——培育社会的第三种力量 五 无我之境,成全他人 第二篇 卢思岳:社区营造,润物细无声 一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二 从社运到社造,一次华丽的转身 三 细说石冈——社造润物细无声 四 通过社区报凝聚共识 五 社区活动带来凝聚力 六 我在石冈安了家 七 石冈社造硕果累累 八 社造经验的传递——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第三篇 廖嘉展:新故乡之路 一 从都市到乡下——青年知识分子重返乡土 二 台湾的基层治理概述 三 重建中的历练——“9·21”大地震 四 后重建时代——长期陪伴 五 新故乡见学园区——乡村如何动起来 六 亦有风雨亦有晴 七 小地方到大社会 第四篇 王本壮:“社区一家"协进营造 一 “社区一家赞助计划”的诞生 二 从“赞助”到“幸福行动” 三 企业如何做公益——思考信义扮演的角色 四 “社区一家”的未来设想 五 “社区一家”计划对大陆的借鉴意义 第五篇 徐裕建:保存老街的人文意义 一 三峡老街概况 二 说服居民与取得信任 三 动员三五户人家做试点 四 社区认同感的提升与产业的兴起 五 社区空间改造,如何形神兼备? 第六篇 陈育贞:参与式规划设计 一 立志做田野 二 举步维艰的共同议事 三 寻找社区营造的切入点 四 社区凝聚力的全面提升 五 社区营造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影响 第七篇 冷尚书:在社区营造中解放自我 一 初人清水沟与取得信任 二 社区照顾的思考与实践 三 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处理 四 经验整合中的“自我解放” 第八篇 邱富添、彭国栋:社区营造的多方参与力量 一 震后社区居民的困境 二 外来专家与辅导组织开启的生态新希望 三 生态保育活化社区 四 社区营造对社区人的意义 五 社区公基金的互惠制度 参考文献 社区营造资源链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