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金诚
  • 商品条码: 97870101557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诚编著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以社 会分化理论为理论假设,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 证研究方法,对浙江省若干所监狱正在服刑的罪犯进 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外出农民工是样本 中占比最高的犯罪群体。从代际差异看,外出农民工 一代是最主要的犯罪群体,其次是新生代农民工;外 出农民工的暴力犯罪率高于其他群体。新生代农民工 的暴力犯罪率高于外出农民工一代;而新生代农民工 在暴力犯罪程度和累犯率方面,与外出农民工一代及 其他群体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在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认同、道义认同、 情感认同与接受暴力规则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教育 、家庭及收入与犯罪相关;身份歧视对犯罪的影响较 为复杂;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动机与犯罪密切相关;有 留守儿童经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其暴力犯罪程度反而 更低;社会融入度对犯罪具有显著影响;价值观和个 性对暴力犯罪影响较大等。 研究建议: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加强技 能培训,提高薪酬水平,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向上流 动;要鼓励举家迁移,有序推进城市城中村和棚户区 改造,为新生代农民工最初在城市的落脚创造便利条 件;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实质性改革,通过经济转型升 级,合理控制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引导新生代农民工 回乡创业;进一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聚居地的社区服 务水平,实施家庭帮扶计划,改善邻里关系,以促进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作者简介
金诚,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主任,教授。兼任全球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研究会(GI)理事、亚洲犯罪学会理事、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英国剑桥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警察学院访问学者。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公安部首届教学名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曾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编十二五国家级教材1部,公安部规划教材、浙江省重点教材各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以及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项目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理论借鉴 第一节 国际移民及犯罪问题的研究概述 一、国际移民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国际移民的现状、特征及影响 三、国际移民犯罪问题 四、国际移民犯罪的代际差异分析 五、国际移民问题的法律和政策分析 第二节 国际移民犯罪的理论借鉴 一、社会分化理论及其验证 二、一般紧张理论及其验证 三、其他相关理论 第三节 国内新生代农民工及犯罪问题综述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和代际差异 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被害状况 三、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研究方法 四、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五、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 理论模型 第一节 模型和假设 一、理论模型 二、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观点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观点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定量研究 二、定性研究 第二节 定量研究 一、样本 二、度量 三、调查实施 第三节 定量数据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数据录入及分析 第四节 定性研究 一、访谈 二、座谈会 第四章 各身份群体的差异分析 第五章 整体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各身份群体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第七章 整体和各身份群体的回归模型 第八章 结论与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