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塞缪尔·约翰逊的道德关怀/中华女子学院学术文库

塞缪尔·约翰逊的道德关怀/中华女子学院学术文库

  • 字数: 23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龚龑
  • 商品条码: 97875161661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道德问题是约翰逊的核心关怀之一,他这方面的 言论,给英国18世纪乃至整个“现代化”过程,刻下 了鲜明的痕迹。在17、18世纪的英国,伦理学或道德 哲学是一个广义的综合学科,包含了今天分化出来的 人类学、经济学、历史、政治学和宗教学等多方面的 内容。龚龑编著的《塞缪尔·约翰逊的道德关怀》主 要聚焦于约翰逊的社会道德观、政治观念和文学批评 ,偶尔论及他的宗教思想。实际上,道德、政治和文 学批评,也恰恰构成了约翰逊写作的三大领域。 第一章“《漫步者》中的社会关系”分别从家庭 、作家职业和妇女三个角度来分析约翰逊最著名的期 刊《漫步者》。本章涉及的内容庞杂,但是贯穿了一 个主题:约翰逊对依附关系的批评,尤其子女对父母 、文人对恩主或者文化市场、妇女对父权社会的依附 关系;这些批评背后蕴含着新型市民社会和人际关系 的某种构想。《漫步者》研究,历来都以修辞和行文 逻辑为重点,或者被简单地看作是不考虑历史语境的 道德说教文本,其实它同英国18世纪的社会转型、生 活变化都息息相关。笔者借助现今18世纪英国历史研 究的材料,来证明约翰逊伦理观念的现代性。 第二章“政论中的道德意涵”先梳理约翰逊和“ 托利主义”间的复杂关系,然后明确指出:约翰逊毕 竟不是政客,他的“托利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政治态 度,不如说是针对社会转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或 者思想态度。接下来分别讨论约翰逊早期政论和晚期 政论,阐释重点是晚期政论背后的现实关联和伦理内 涵。 第三章“《诗人传》中的人生和艺术”先是概括 约翰逊关于传记和文学批评的看法。本章探究《诗人 传》如何诠释人生和艺术。这一章的分·析依循两条 路径:一是重视“性格特写”的桥梁作用;二是抓住 文学批评部分几个重要的术语,如想象力、学识、修 辞和“自然”等。接下来分别以弥尔顿和德莱顿传记 为个案,进一步探讨约翰逊对人生和艺术问关系的辩 证认识。 结语部分论及约翰逊经验主义的思想方式和散文 化的写作等特点;并指出,由于某些文献的缺失,全 面系统的约翰逊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展开。 探讨约翰逊的伦理观念,其意义不在于他思想的 新颖,而恰恰在于这些思想反映了英国18世纪的社会 、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故本书将约翰逊的观点置于 当时相应的历史背景中。笔者一方面反复阅读了约翰 逊的文本,从文字上把握原文主旨,同时尽可能利用 较新的传记研究材料和18世纪历史、政治、文学和社 会的研究成果,来证明约翰逊伦理思想同英国现代化 情境的相关性。
作者简介
龚龑,1972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江苏。2004年,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O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华女子学院外语系,从事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文学”。曾在《国外文学》《世界文学》和《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漫步者》中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社会变局中的“新”绅士 一 年轻人的“挑战” 二 绅士的美德 三 期刊和小说的“唱和” 第二节 雇用文人,抑或时代哲人? 一 “进入社会”的踌躇 二 从依附恩主到市场写作 三 格拉布街的作家们 四 宗教和世俗化 第三节 淑女命运的沉浮 一 约翰逊的“偏见” 二 女性的悖论:欲望和奢侈 三 淑女的教育 第二章 政论中的道德意涵 第一节 约翰逊和“托利主义” 一 两种史学观之争 二 所谓“托利主义” 三 恩俸和“立场变化” 第二节 “公众领域”中的报人 一 “愤怒的青年” 二 “七年战争”和托利情结 第三节 “行话切口”背后的利益 一 “商贩的叛乱” 二 “何以奴隶主叫嚣着要自由” 第三章 《诗人传》中的人生和艺术 第一节 《诗人传》的艺术特点 一 《诗人传》的传记理论 二 《诗人传》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弥尔顿传》:学识和想象 一 弥尔顿的“缺点” 二 弥尔顿的想象力 第三节 《德莱顿传》:博大的心灵 一 修辞的悖论 二 谴责与辩护 三 博大的心灵 结语“没有终结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