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本草经(日森立之辑本)/珍本中医古籍精校丛书

神农本草经(日森立之辑本)/珍本中医古籍精校丛书

  • 字数: 96
  • 出版社: 北京科技
  • 作者: 编者:柳长华|校注:罗琼//赵永亮
  • 商品条码: 97875304690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柳长华、罗琼主编赵永亮点校的《神农本草经( 日森立之辑本)/珍本中医古籍精校丛书》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上古时代文字未立,神农不可能 为《神农本草经》立书。今人研究多认为《神农本草 经》的作者是东汉的医官“本草待诏”,从《神农本 草经》集结之众多药物知识考虑,其编撰者势必有相 当的官方背景,方有条件掌握大量文献和人力资源。 由于古人传书之难,一般人能得一家之学已属不易, 况以一人之力收罗、融会百家之学。依此推之,只有 依托相当官方背景、掌握大量文献资源、集合众人之 力者,方有可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整理出《神农本 草经》这样的集大成著作来。这绝非普通的儒生、方 士、医家可以达到。在宫廷专司本草事宜的“本草待 诏”编纂该书可能性很大。“本草待诏”长期从事药 物工作,从医家处获得药物医疗知识,从神仙家处获 得养生服食知识,融会贯通了儒家、道家思想和医学 知识,在汉代“独尊儒术”的大背景下撰写出《神农 本草经》。综上,《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很有可能 是熟识药性的“本草待诏”汇集了各家文献,在官方 支持下统一整理编撰的产物。 该书约成书于东汉,不见于《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及此前的梁·阮孝绪《七录》中, 著录五种《神农本草》、九种《本草经》。东汉之前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众多零散的药物知识尚未形成体 系,本草知识与汤液合为一体,故西汉刘向等校书皆 归人“经方”类。延至东汉,师承授受更为普遍,学 问开始广泛传播,各类学问异彩纷呈。医经与经方的 传播也更为普及,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仓 公受学,到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汤液经法 》等著《伤寒杂病论》,表现出医经与经方融合的趋 势。医经与经方的融合,使辨证论治、组方用药得以 普遍应用。汤液的创制,表明中医学已发展至用药组 方来治病的高度。中医治病“不用药而用方”,即不 是用单味药,而是用药如用“兵”,组方“布阵”以 攻病。规范的药物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中医组方服务。 早期成方治病,识证便可,而辨证论治,必须熟识药 性,才可随证立方。辨证论治的广泛应用凸显了药物 知识的重要性,使得原本散在于经方文献中的药物知 识有被分离出来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药物知 识的析出,必然要经过筛选、提炼共性特征的过程, 从而形成药物使用的指导性文献,即现今所谓的药物 规范,或是标准。可见,应规范组方用药的需求,本 草最终脱离经方而独立。以《神农本草经》的产生为 标志,药物开始有了分类并具备了规范的内容与形式 。 森立之本《神农本草经》(森本)包括《神农本草 经》序、重辑《神农本草经》序、序录、正文三卷。 序录相当于现在的总论,共有13条原文,提出了药物 总的原则规范,包括三品分类、君臣佐使、七情、四 气、五昧、毒性、炮制、采造时月、产地、制剂、诊 候原则、大病之主等。正文三卷为各论,《神农本草 经》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提 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一百 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 佐使,主治病,以应地。上品药归卷上,中品药归卷 中,下品药归卷下。药名下分别记载药物四气、五味 、别名、生长环境、功用主治等内容。《神农本草经 》融合了医药、博物、地理、文化等内容,并以三品 、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大病之主等理念与 方法,构建起中医传统药物规范体系。在这种认知方 法的统摄下,《神农本草经》将见载于经方等资料中 的零散药物知识进行了规范。自《神农本草经》成书 后,以此为原点和核心,数千年来,本草学一直处于 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其内容多以层累式构成,具有显 著的延续性。后世综合性本草与《神农本草经》一脉 相承,均围绕药物的分类方法、功用主治、药物理论 、质量控制四大方面不断地加以总结和规范。
作者简介
柳长华 ,男,1954年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1983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科带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中医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研究。
目录
神农本草经·卷上 玉泉 丹砂 水银 空青 曾青 白青 扁青 石胆 云母 朴硝 硝石 矾石 滑石 紫石英 白石英 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大一禹余粮 禹余粮 青芝 赤芝 黄芝 白芝 黑芝 紫芝 赤箭 茯苓 松脂 柏实 菌桂 牡桂 天门冬 麦门冬 术 女萎 干地黄 菖蒲 远志 泽泻 薯蓣 菊花 甘草 人参 石斛 石龙芮 石龙刍 神农本草经·卷中 神农本草经·卷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