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

  • 字数: 29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吴小英
  • 商品条码: 97875097824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家庭研究若没有放在国家、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 系框架中来谈,无论如何是不完整、有缺陷的。目前 国内已有的家庭研究更多聚焦于对家庭内部的结构、 关系的探讨,而对家国个人这一根本性的关系链条缺 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然而透过所有纷繁而琐碎的家 庭议题,不难发现其背后始终贯穿着关于这条线索的 基本预设和价值立场,而与之相关的家本位与个人本 位、家庭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争论,则构成了这一领域 最经典的理论问题和主义之争。因此吴小英主编的《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围绕着“家庭主义、个体主 义与个体化”的专题展开,可视为对国内家庭研究的 一次理论检索和反思,同时也是试图将家庭研究扩展 到社会研究大视野的一次重新出发和尝试。希望通过 这些来自不同视角的研究和争论.捕捉到中国语境下 独有的家庭理念及其流变,揭示其背后复杂的影响机 制,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性与家庭变迁之间的关系在 中国的另类呈现。
目录
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 公共性与家庭主义——社会秩序的基础性原则辨析 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福利国家家庭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政策意涵 代差与代同: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 “韧性”的家庭主义和“脆性”的个体主义——透视城市婚姻礼仪的代际变迁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结合中的工具性圈层格局——基于桥村田野经验的分析 从家庭主义到个体家庭——个体化视角下的城市家庭认同变迁和女性崛起 主妇化的兴衰——来自个体化视角的阐释 协商式亲密关系:独生子女父母对家庭关系和孝道的期待——透视城市婚姻礼仪的代际变迁 儿童抚育中的代际合作、家庭伦理与亲密关系 征地与撤村建居过程中的女性个体化与夫妻权力流转——以一个中国北方村落为例 “养房防老”和“大作小”:都市老年人家庭的个体化趋势及合作社模式困境 照料孙子女的选择背后:北京市老年人的个案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与道德转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