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成因传播与影响力研究/文澜学术文库

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成因传播与影响力研究/文澜学术文库

  • 字数: 33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静
  • 商品条码: 97875097810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静编著的《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成因传播与影 响力研究》讲述:中国作家协会原主席巴金晚年奉献 给社会的伟大力作是五卷本《随想录》,充满着百岁 文豪的忏悔意识和自省情怀,充溢着这位世纪作家的 善良、悲悯与博爱。《随想录》被誉为“中国的忏悔 录”。 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渊源:中西方忏悔意识 流播。《随想录》忏悔意识表现即自我解剖与自我反 省。巴金把自己在“文革”中的心路历程概括为两个 层面:“奴在身者”与“奴在心者”。《随想录》忏 悔意识传播形式:“抒真情”。“把心交给读者”是 巴金“抒真情”方式最显著的体现。《随想录》忏悔 意识传播途径:“说真话”。这部五卷本力作忏悔意 识的传播层次:从现代文学馆到“文革”博物馆。《 随想录》忏悔意识传播两个价值:《随想录》被视为 中国文艺气象变迁的“晴雨表”、中国文艺战线上高 悬的“明镜”。巴金《随想录》对内传播影响力在于 批判“极左”思潮,启蒙国人灵魂;对外传播影响力 在于,巴金作品研究成为中外文化互为流播的有效媒 介,“巴金热”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文化在法国传播的 重要载体。 《随想录》忏悔意识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改革 开放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重新找回国人曾 经失落的人文精神。巴金《随想录》因之也被誉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作者简介
张静,传媒管理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职员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传媒管理、文化传播、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等方面研究。在《新华文摘》《学术界》《上海管理科学》《重庆社会科学》转载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论 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研究意义 第一章 《随想录》忏悔意识渊源成因与传播价值 第一节 巴金《随想录》忏悔意识渊源:中西方忏悔意识流播 第二节 中国的“忏悔录”典型代表作:巴金《随想录》 第三节 《随想录》忏悔意识传播价值之一:中国文艺气象变迁的“晴雨表”——以胡风的沉浮与巴金的忏悔为研究视角 第四节 《随想录》忏悔意识传播价值之二:中国文艺战线上高悬的“明镜”——以冯雪峰的沉浮与巴金的忏悔为研究视角 第二章 《随想录》忏悔意识传播形式:“抒真情” 第一节 试论抒真情文学手段及其对“文革”社会的声讨——以巴金作品为研究视角 第二节 试论抒真情方式对后世社会的辐射——以巴金作品为研究视角 第三节 大师圣火的接力与流播——论鲁迅与巴金“五四”文化精神的传承 第四节 大师风范的折射与传播——论鲁迅与巴金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承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以巴金和老舍“文革”前后沉浮起伏为研究视角 第三章 《随想录》忏悔意识传播途径:“说真话” 第一节 “大鸣”“大放”与“说真话”之探析 第二节 论“讲真话”利器及其锋芒对社会的辐射与流播 第四章 《随想录》忏悔意识传播层次:从现代文学馆到“文革”博物馆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馆之父”——巴金与现代文学馆关系之探析 第二节 建立“文革”博物馆及其难以实现原因之探析 第三节 浅议“文革”中的“毒草病”与“样板戏” 第四节 论“牛棚”生涯与“长官意志” 第五章 《随想录》忏悔意识传播影响力研究 第一节 巴金《随想录》对内传播影响力研究 第二节 《随想录》忏悔意识对外传播影响力:中外文化互为流播的有效媒介——以巴金作品为传播视角研究 第三节 《随想录》忏悔意识对外传播影响力经典个案分析:架设中法友谊的一座桥梁——巴金作为文化传播使者之探析 征引文献与参考书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