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塑沿边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以滇西边境地区为例

重塑沿边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以滇西边境地区为例

  • 字数: 27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林文勋//杨先明//张国胜
  • 商品条码: 97875097825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鉴于沿边开放战略对我国沿边地区空间地理的深 远影响,林文勋、杨先明、张国胜编著的《重塑沿边 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以滇西边境地区为例》以我国 的沿边开放与区位演变为现实背景,分析影响滇西边 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各层次发展政策,并探讨这片区域 的发展态势,以期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 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因此,在各民族共 同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该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 义。
目录
第一章 沿边开放、区位演变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机制的相关理论 一 我国的沿边开放与区位演变 二 区位演变过程中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政策 三 重新审视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态势:一个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 四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机遇及其挑战 第二章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略:重塑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 一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重塑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的宏观环境 二 重塑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地理的基本路径 三 构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机制 四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重塑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的难点 第三章 互联互通、园区建设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再造 一 边界效应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区位再造的基础条件 二 开放进程中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毗邻区域一体化效应与经济集中趋势研判 三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条件及其缺口 四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园区体系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 以互联互通和园区建设推动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区位再造的思路与对策 第四章 沿边发展的公共需求、政府行为与财政红利 一 沿边地区公共服务:需求、投入与缺口 二 沿边地区财政红利识别:基于财政投入效率测度与解释 三 地方财政制度对沿边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四 评判与改革:释放沿边地区财政红利的财政制度改革 第五章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困境突破与路径研究 一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发展 二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化解人力资本短缺及其结构失衡的现有政策 三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突破人力资本短缺与结构失衡的路径 四 案例研究: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培训与家庭收入 五 构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生成及其聚集机制 第六章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一 普惠金融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发展逻辑:基于金融排斥视角 二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态势 三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缺口及其形成原因:基于微观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调查分析 四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基本思路与现实路径 第七章 企业集聚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沿边产业带形成研究 一 企业集聚与沿边产业带形成的经济逻辑:企业套利空间的转换界限 二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企业集聚与沿边产业带形成的条件 三 构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沿边产业带的可能性:制度与政策支撑 四 政策环境、企业集聚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沿边产业带形成:模型设定与识别 五 政策环境、企业集聚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沿边产业带形成:实证结果分析 六 企业集聚、沿边产业带建设与滇西少数民族沿边地区区位重塑 第八章 研究结论、战略评估与对策要点 一 研究结论 二 战略评估 三 对策要点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