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法官与总统的对决(马伯里诉国务卿麦迪逊案)

大法官与总统的对决(马伯里诉国务卿麦迪逊案)

  • 字数: 189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美)克利夫·斯隆//戴维·麦基恩|译者:王之洲
  • 商品条码: 97873012355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是美国司法史上最为关键 的案件,被誉为“国宪政制度的基石之一”。在美国 国家档案馆,该案判决书原件仅列于《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之后,足证其历史地位。 由美国克利夫·斯隆和戴维·麦基恩合著、王之洲翻 译的这本《大法官与总统的对决(马伯里诉国务卿麦 迪逊案)》讲述的正是这一经典判例的来龙去脉。 1800年,在美国开国元勋亚当斯与杰斐逊之问展 开的总统竞选残酷而激烈。党争近乎撕裂了刚成立不 久的合众国,二次革命的危机悄然逼近。败选的亚当 斯不甘心将合众国的命运交给新当选的由民主共和党 人控制的政府。离任前夜,他在联邦法院的人事任命 上孤注一掷,希冀让司法系统成为联邦主义者的政治 堡垒,以维护联邦党人的既定国策。新任总统杰斐逊 对此十分愤怒,旋即以扣发委任状的方式直接回击。 未能获得法官任命的联邦党人马伯里愤而向最高法院 提起诉讼,要求国务卿麦迪逊送达委任状,由此拉开 了这场伟大对决的战幕。危局之中,首席大法官约翰 .马歇尔挺身而出,带领大法官们有力地回应了这次 挑战,并据此树立起美国司法审杳酌宪政原则,一举 奠定了最高法院的司法权威。 这个故事绝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案件:它讲述的是 身处19世纪黎明的美国,政治时局、法治状况与伟大 人物如何共同作用,将宪法缔造者最初的梦想化为现 实。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钩心斗角的党争以及精彩 纷呈的人物,本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建 国之初法治创建的艰难岁月。
作者简介
王之洲,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aw School)博士研究生。他曾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法学学士、硕士学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取得法学硕士(LL.M.)学位。他是一名商法与法社会学研究者,微信公号“微思客”法律版编辑之一。他也是一名美国宪政史爱好者,目前常住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戴维·麦基恩(David MCKean),目前任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基金会主席。他曾任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助理总管,并在1999-2008年任约翰·克里参议员(马萨诸塞州)幕僚长。他是两本畅销政治人物传记的作者——《朝中有人:克拉克·克利福德沉浮录》以及《托米·“科克”:从罗斯福到里根时代的首都说客》。他目前住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克利夫·斯隆(Cliff Sloan),曾在美国法院担任法官助理(Supreme Court clerk),也曾是政治评论刊物《石板》杂志的出版人。他目前是美国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LLP)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合伙人。他在多家媒体发表过关于法院的作品,包括《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以及《石板》杂志。他目前住在马里兰州切维蔡斯镇。
目录
导言 序幕 第一章 百废待兴 第二章 亚当斯败选 第三章 表亲相争:新首席与新总统的较量 第四章 午夜法官 第五章 杰斐逊上台 第六章 战幕徐启 第七章 马伯里提告 第八章 危机爆发 第九章 法庭鏖战 第十章 深思熟虑 第十一章 一锤定音 第十二章 深远意义 后记 附录1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判决 附录2 斯图尔特诉莱尔德案判决 注释 致谢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