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分泌系统(供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

内分泌系统(供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

  • 字数: 468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编者:吕社民//刘学政
  • 商品条码: 97871172137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内分泌系统是临床医学生基础学习阶段整合性课 程中的一部分,整合了传统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免疫 病理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有关内分泌系统的内 容,吕社民、刘学政主编的《内分泌系统》总共安排 了三篇十章内容。第一篇内分泌系统基础包括第一章 内分泌系统的形态学基础、第二章激素的生理功能、 第三章受体以及第四章细胞信号转导。第二篇能量、 体温与应激包括第五章能量代谢、第六章体温调节和 发热及第七章应激。第三篇神经、免疫与内分泌和内 分泌药理包括第八章神经内分泌调节、第九章免疫性 内分泌疾病及第十章内分泌系统药理学等三章内容。 本教材和相对应临床整合教材《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 病》可以相互参考,相互补充。本门课程建议理论授 课32学时,安排2次PBL案例,内分泌形态学和机能学 的实验各一次,各校也可根据本校实际作出调整。
作者简介
吕社民,男,55岁,博士(瑞典Lund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专家(2014年),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复杂性疾病易感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承担医学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主持省级《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2010;2012),校级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2014年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培养的研究生已获博士学位者23名,2名为外籍留学生,其中3名发表的论文获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兼任学校教学督导,医学部学术、学位和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暨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分会理事,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任《生命的化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 博士点基金1项,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1项。近年来在SCI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9篇,其中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53篇。译著2部,参编规划教材9部。 刘学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解剖学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青年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辽宁省省级优秀专家,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神经再生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辽宁医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刘学政教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l临床治疗,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厅基金等各类课题20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成果奖、省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奖30余项,发表SCI收录等各类核心论文百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和专著20余部,系全国高等学校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副主编。刘学政教授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坚守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已培养70多名硕士研究生、1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教育教学领域成绩突出,系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辽宁省精品课程与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辽宁省精品课程和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负责人。
目录
第一篇 内分泌系统基础 第一章 内分泌系统的形态学基础 第一节 下丘脑及垂体 第二节 松果体 第三节 胸腺 第四节 甲状腺 第五节 甲状旁腺 第六节 肾上腺 第七节 生殖腺 第八节 胰岛 第二章 激素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激素 第三节 松果体的激素 第四节 胸腺的内分泌 第五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内分泌 第六节 胰岛的内分泌 第七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第八节 生殖腺的内分泌和生殖 第九节 其他组织器官的内分泌 第三章 受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受体作用的特点及其调节 第三节 配体一受体相互作用 第四节 受体异常与医学 9. 第四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 信号转导的机制及基本规律 第三节 细胞膜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第四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第五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医学 第二篇 能量、体温与应激 第五章 能量代谢 第一节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第二节 能量代谢的测定 第三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基础代谢 第五节 能量代谢异常与疾病 第六章 体温调节和发热 第一节 体温及体温调节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第四节 发热的处理原则 第七章 应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的机制 第三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 第三篇 神经、免疫与内分泌和内分泌药理 第八章 神经内分泌调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疾病 第九章 免疫性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 免疫与免疫反应 第二节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 第三节 免疫性内分泌疾病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三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