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流民史(近代卷)/中国专门史文库

中国流民史(近代卷)/中国专门史文库

  • 字数: 404
  • 出版社: 武汉大学
  • 作者: 池子华|总主编:冯天瑜
  • 商品条码: 97873071558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是一个“流民遍地”的国度,“流民” 所传达的信息,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作者在 依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的研究 成果,探讨了中国近代流民的发生机制,近代流民的 流向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影响,通过对流民问 题的透视,有助于读者全景式地了解中国近代社会。 我们可以说,解析流民,是“解读”中国近代史的一 把钥匙。池子华编著的《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希 望通过对流民群体的全方位跨学科的系统考察来“解 读”近代中国,这对解决新世纪的流民问题或不无裨 益。
作者简介
池子华,男,1961年8月生,安徽涡阳县人。苏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苏州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历史研究所所长、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专著有:《中国近代流民》、《张乐行评传》、《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红十字与近代中国》、《红十字运动:历史与发展研究》等40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红十字书系”、“红十字文化从书”、“近代国家与社会”、“东吴史学文丛”等丛书。主要业绩录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辞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
目录
第一章 流民潮涌——中国近代流民概观 第一节 流民:从传统到近代 一、“流民”种种 二、流民:从传统到近代 第二节 流民的国度 一、流民遍地 二、“离村率”:一个量化分析 三、透过城市的窗口 第二章 “合力”驱动——近代流民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伴生现象 一、在外力的冲击下:自然经济的解体 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二、引力场:来自新的经济因素 三、“打破其墨守乡土之故习”——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第二节 “人口爆炸”冲击波 一、“马尔萨斯的窘境” 二、跳不出的“人口压迫生产力”的怪圈 第三节 在土地兼并狂潮席卷之下 一、不可遏制的兼并狂潮 二、农民的无地化和流民的孕生 第四节 “生活的钢鞭” 一、农民的贫困化 二、不堪“重赋” 三、“生活的钢鞭无情地驱策着” 第五节 “土匪、军队和饥馑” 一、“自古已然于今更烈之匪患” 二、战垒连珠卷画旗 三、饥荒的中国 第三章 “流民何处是乐土”——近代流民的流向 第一节 从农村到城市 一、“流向”问题 二、“向心”运动:轨迹、动机和特征 三、“孔雀东南飞” 四、“选择职业”与“职业选择” 五、“向心”流动中的女性流民 第二节 “横向”流动:在传统与近代之间 一、“横向”流动综观 二、流民与农村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 三、“横向”流动的新动向 第三节 “闯关东” 一、“闯关东”的由来 二、“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三、不绝如缕的“因果链” 四、“闯关东”的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漂洋过海 一、“洋流”现象 二、出洋原因分析 三、通往世界之桥 第四章 “下等职业”:无奈的选择 第一节 “跑东洋” 一、“拉车”:流民辐辏 二、“牲畜式”的劳动 三、存乎?废乎? 第二节 流民与乞丐“职业化”问题 一、流民:乞丐之源 二、作为“职业”的乞丐 三、乞丐行帮组织——丐帮 四、难治之“症” 第三节 街角社会 一、“走江湖” 二、次生社会集团——“青插党” 三、娼业昌盛的背后 第四节 兵与匪 一、“当兵吃粮” 二、“破坏有余”——关于对李昭寿的解剖报告 三、“绿林生活” 第五章 世纪之交的直隶: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 ——流民问题的个案研究之一 第一节 1900年前的直隶灾荒 一、直隶:灾荒频仍的地区 二、流民遍地 第二节 铁路修筑与社会变迁 一、1895—1900年直隶的铁路修筑 二、社会变迁的伴生现象 第三节 流民的流向与归宿 一、向心流动 二、乞丐与盗匪 三、在教民与拳民之间 第六章 淮北流民问题的几个侧面——流民问题的个案研究之二 第一节 淮北——近代著名的流民输出地 一、“淮北”区域界定 二、著名的流民输出地 第二节 引发淮北流民的因素 一、理论:难以证明的经验 二、从“特征”追寻淮北流民的孕育土壤 三、一种文化现象 第三节 淮北流民的“属性”及其流向 一、淮北流民的“属性”问题 二、“江南行” 三、沉重的历史省思 第七章 “多边互动” ——流民与近代中国社会 第一节 流民与近代城市社会 一、流民“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 二、流民进城的社会价值 三、流民浪潮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四、“城市病”蔓延 第二节 “逃脱农村”的弊利观 一、“循环流动”的恶效应 二、土地撂荒和“有地无粮” 三、有利可求 第三节 “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流民与社会动乱 一、“王法难犯,饥饿难当” 二、农民起义的主体 三、淮北:“土匪王国”之一角 第四节 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为例 一、江南淮北:各具特色的乡土民情 二、各有所尚:衣食住行及其他 三、土客文化:隔阂抗拒冲突 第八章 调节 与控制——调控模式、功能、成效及其时代价值 第一节 “振兴工艺”:清末“再就业”工程的一个侧面 一、鼓起——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 二、目的——“消纳流民” 三、成效——“万室一陶” 第二节 灾害保障:流民问题的调节 器 一、“安辑流民”的保障模式 二、赈灾种种 三、“若要治民先治河” 第三节 移民“调剂”方略 一、移民“调剂”论 二、移民“调剂”方略的实施 三、“调剂”之效 第四节 流民问题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 一、“重农派”的理论与实践 二、“重工派”的理想 三、“我们可走第三条路” 结语:面对困扰的抉择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