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

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

  • 字数: 29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周利敏
  • 商品条码: 97875097806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重特大灾害不时发生,“大 自然反扑”现象日益增加,尤其是2005年美国政府卡 特里娜飓风救灾失败以来,西方灾害社会学研究有了 新的发展和长足进步,过去很少被重视的灾害社会学 逐渐从研究边缘成为主流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周 利敏著的《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梳理了西方灾害社 会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趋势,尤其注重对新范式和新 视角的深入探讨;主要对灾害集体行动、非正式参与 途径、无察觉危机、社会情绪共振、社会脆弱性、社 会建构主义、结构式减灾、非结构式减灾、复合型减 灾、永续社区减灾、离灾、生态保育、雾霾新型生态 灾害、生态韧性和灾害韧性等进行了论述,力求对西 方灾害社会学最新发展趋势进行全景式介绍、归纳、 总结与反思。 灾害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书能为政府、专家学者、实务界甚至一般民众提供 极具启发意义的政策工具、理论视角、实务借鉴和灾 害认知等层面的参考。
作者简介
周利敏,1977年生,湖南衡阳人,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广州大学南方灾害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灾害社会学与灾害社会工作研究。2007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共主持14项纵向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 课题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其他课题8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3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4篇,出版专著3部。先后获得“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荣誉称号。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西方灾害社会学发展脉络及主要命题 第一节 早期经典灾害社会学、中期社会脆弱性与 近期社会建构主义 第二节 灾害社会学实务取向:灾害社会工作 研究的兴起 第三节 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命题 第二章 灾害集体行动:经典灾害社会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灾害社会学中的集体行动研究 第二节 灾区内灾民的集体行动 第三节 灾xL~f-志愿者的集体行动 第四节 灾害集体行动柔性治理的策略选择 第五节 小结:灾害集体行动柔性治理及理论再思考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非正式参与途径:西方灾后 重建的重要转向 第一节 引言:重建困境与研究进路 第二节 走出重建困境:非营利组织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灾后重建中的非正式参与途径 第四节 小结:非营利组织参与实践及理论反思 第四章 公私协力:西方公私灾害救助困境破解 第一节 缘起:灾害救助中“全能政府”的终结与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第二节 灾害救助中“政府失灵”与“第三部门失灵” 第三节 走出“失灵”的困境:“公私协力” 第四节 非协调约束下公私救助行为:“公私 协力”的现状 第五节 灾害救助实践中“公私协力”机制的建构 第六节 小结:“公私协力”及其理论再思考 第五章 失序之中见有序:灾后重建中的 非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功能 第一节 缘起:灾后重建研究中的非正式制度 第二节 非常态情境中非正式制度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灾后重建中的非正式制度类型: 基于多案例分析 第四节 小结:非正式制度实践反思 第六章 无察觉危机、社会情绪共振及风险管理 策略的选择 第一节 引言:灾害研究中新的学术增长点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中的无察觉危机 第三节 社会情绪共振与无察觉危机 第四节 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 第十四章 永续发展:新型雾霾生态灾害治理框架 第一节 缘起:“十面霾伏”中的特大城市 第二节 永续发展:雾霾生态灾害治理框架 第三节 永续发展框架下国际雾霾治理经验及中国启示 第四节 小结:永续治理及实践反思 第十五章 从社会脆弱性到社会生态韧性:西方灾害 社会学研究的范式革命 第一节 缘起:“打不死的蟑螂”与韧性研究 第二节 范式变革:社会韧性理论与灾害 社会学研究转型 第三节 韧性概念发展阶段及基本内涵 第四节 社会生态韧性理论反思 后记 概念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