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慧城市论坛(No.2)

智慧城市论坛(No.2)

  • 字数: 14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李扬//潘家华//魏后凯//刘治彦
  • 商品条码: 97875097831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智慧城市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对城市经 济发展、社会组织、生态环境和空间形态等具有深远 影响,代表7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智慧 城市建设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对其内涵、构建体系 、推动模式及模拟方法论等问题,不同学者的观点存 在很大差异,同时,由于智慧城市应用的广泛性,在 数据采集与存储、应用平台开发等领域,也呈现出多 元发展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一个让不同观点 相互碰撞的平台则显得尤为必要。 为了对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 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于2014年12月主 办了“绿色智慧城市论坛”,邀请了智慧城市领域的 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 李扬、潘家华、魏后凯、刘治彦主编的《智慧城市论 坛(No.2)》即是对论坛上各专家观点的一个综合整理 ,集结成册的目的在于为智慧城市理论研究者与应用 实践者提供一个可讨论的命题框架,同时,本书也凝 结着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对于读者具有很大的参考 价值。
作者简介
刘治彦,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党委委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学术团体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编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近年来负责主持了40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点)、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独撰、主编和参撰学术专著30多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以及撰写研究报告1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发改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有关政策建议得到决策层采纳。 魏后凯,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长助理,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候任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民政部、国家民委、北京市、山西省等决策咨询委员,1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近年来负责主持70多项国家重大(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以及各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公开出版独合著学术专著14部,主编学术著作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001年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所领导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博士。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曾五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和论文奖。2015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专业领域:金融、宏观经济、财政。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教授。1992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与环境研究》主编。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城市化、土地资源经济学、世界经济等。任IPCC减缓气候变化评估第三次(1997-2001)报告主编、主要作者,第四次(2003-2007)和第五次报告(2011-2014)主要作者,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和二等奖(2000.2013)、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
目录
中国城市经济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GIS与RS的北京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形态演变分析 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推进高水平智慧城市建设 点评一 点评二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胡焕庸线的突破 发展智慧城市要重视以人为本 智慧国土框架及其研究进展 大地理及其在智慧城市中应用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编制转型思考 如何发挥网络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点评三 点评四 点评五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电子商务跨越数字鸿沟和实现数字红利 钱学森的城市学思想及其在杭州的实践 新常态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选择 点评六 点评七 点评八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