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越网格--建筑和信息技术建筑学数字化应用(精)/建筑设计数字技术研究丛书

超越网格--建筑和信息技术建筑学数字化应用(精)/建筑设计数字技术研究丛书

  • 字数: 408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编者:(德)豪威斯塔德|译者:李飚//华好//乔
  • 商品条码: 978756415709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1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德国豪威斯塔德编著、李飚、华好、乔传斌共 同翻译的《超越网格--建筑和信息技术建筑学数字 化应用(精)/建筑设计数字技术研究丛书》一书回 顾从2000年至2009年的试验性研究和典型项目,它们 清晰地阐明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具体应用的浅显尝试 。建筑相关元素的新思维方式已超越了网格思维以及 精度和效率的范式。这是一种自我理念的实践,它使 得数字运算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实际工程的起 始点和最终结果之间调和建筑思维。数字运算的介入 成为数字化建筑的风尚标,并且导致了一个没有预定 但仍然可控的多样性——它在高层次的、连续的建构 设定中把观点与计划、设计过程与真实建筑结合起来 。驾驭而不屈从于数字技术,个性化的创造力将超越 网格模式的限制。
作者简介
乔传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师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飚教授,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参数化建筑设计(Parametric Design),精通VB等计算机程序语言,以及各类软件的建筑实践应用。 华好,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2009年加入Ludger Hovestadt教授的CAAD(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ETH Zurich)实验室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曾在ETH、欧盟ERASMUS项目中讲授基于计算机编程的实验性建筑设计,2014年起在东南大学开展数字建筑教学。 主要研究设计运算(computationaI design)和数控建造,基于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方法进行重构。曾获CAADRIA青年研究者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在eCAADe,CAADFutures,Computer-Aided Design,《建筑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李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师从钟训正教授、院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博士后,师从Ludger HOvestadt教授。长期从事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数字技术中瑞科研合作。 研究领域涵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计算机编程技术及建筑数字技术、建筑数控建造等。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本、硕、博教研工作,全国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数字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 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 Ludger Hovestadt博士、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CAAD实验室主任。 作为一位建筑师和计算机科学家,Ludger Hovestadt的跨学科研究强调“技术与人的互动”。对他而言,信息是反思和重塑人类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的关键。因此,他关注于建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机器人和机器认知等学科的交叉。他最感兴趣的是能够处理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建造工具的开发,尤其是生成设计、数字制造、智能建筑。 Hovestadt教授指出我们有必要也有机会将技术发展与建筑工业相结合,而不只是囿于某一个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建筑节能和建筑经济等领域。他的研究项目因而不仅是技术的实验,更多是寻找一个历史转折点,展示技术在工业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自从2000年他成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CAAD实验室教授,他和20个小组成员已经进行了超过100个实验和研究,几个快速发展的附属公司已完成了许多不同类型项目。 Hovestadt于1960年出生在德国盖尔森基兴,就读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慕尼黑建筑学院,然后在奥地利维也纳设计学院(HFG)师从Holzbauer教授。1987年毕业后,作为研究员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和教授Fritz Haller。、Niklaus Kohler教授一起工作,并在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Hovestadt在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担任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客座教授。已婚,有四个孩子,一家人在瑞士苏黎世生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的深层结构 任意设计 Schuytgraaf(荷兰):地块的组织规划 Heerhugowaard(荷兰):发展性规划设计 Oqyana(阿联酋,迪拜):把形式交给数据 GIobus Provisorium(瑞士,苏黎世):共识引擎 Hardturm(瑞士,苏黎世):数字链 第二章:超越网格 模式 The Millipede:拐角 Semper Rusticizer:追踪 Processing:编程而非绘图 第三章:不可预估的设计 建筑和体块 Grünhof(瑞士,苏黎世):投影禁令 Stadtraum Haupfbahnhof(瑞士,苏黎世):建筑作为调节器 Bishopsgate(英国,伦敦):城市的谈判 通用元素 Replay Column Atlas:现代古迹 第四章:结构与形式的分离 建造 Olympia Stadiun(中国,北京):尝试及错误 Futuropolis(瑞士,圣加伦):数字链效应 Swissbau Pavilion:生长的建筑 Stadsbalkon(荷兰,格罗宁根):圆柱的舞蹈 Metrostation(意大利,那不勒斯):稳定性的颠覆 M0nte Rosa(瑞士):数字小屋 第五章:过程和平衡 结构 Pavillons:数字建筑结构 Paravents:学习用机器建造 Freie lnnendruck Umformung:吹片 Monster Sfructures:由纸板制成的屋顶 第六章:数据和信息 立面 Südpark(瑞士,巴塞尔):从内部到外部 Alu Scout:参数化的立面 Credit Suisse(瑞士,苏黎世):缠绕的/装饰的混凝土 第七章:当事物开始学会跑的时候 全球化设计 无处不在的电脑 像鸟儿一样飞翔 建筑谷歌 制造建筑的机器人 在施工现场 电子智能 能源过剩 瑞士一切网络化 第八章:虚拟现实的应用 人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