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司(治理机制的起源与演进)

公司(治理机制的起源与演进)

  • 字数: 400
  • 出版社: 中国发展
  • 作者: 仲继银
  • 商品条码: 97875177041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仲继银,1985年和1988年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理论。出版专著和译著(含合作)包括《董事会与公司治理》、《公司的骨骼:那些伟大企业的前世今生》、《公司治理基因:评价与案例》、《公司治理:董事和经理指南》、《公司治理案例:世界顶尖公司的创立、传承与控制》、《知识、创新与经济》、《东南亚:成功的外向型经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国际经济评论》和《中国证券报》等杂志和报纸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评论文章上百篇。 近十几年来集中进行有关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工作,特别专注于董事会、股权激励和公司战略。曾在《中华工商时报》上开设每周一期的公司治理和企业评论栏目——“仲继银专栏”和“企业评论”专栏,现在《董事会》杂志开设每月一期的“公司治理案例”专栏,同时在《中国新时代》杂志开设有关公司思想和公司制度演变史及治理机制问题的专栏。
目录
导论 公司概念的五个核心内涵 1.公司作为一种集体财产组织 2.公司作为独立法人 3.公司成员(股东)的有限责任 4.现代公司的股份制 5.现代公司的董事会 第1章 董事会主导下的股东价值创造 1.1 公司为谁而在:股东价值还是利益相关者 1.1.1 公司存在的基础法则:股东利益 1.1.2 消减公司权利,增加公司责任? 1.2 公司由谁主导:股东、经理还是董事 1.2.1 三种类型的董事会:形式差异背后的功能一致 1.2.2 公司为股东而在、由董事主导的理论逻辑 1.2.3 股东价值之下的利害相关者关系管理 1.3 公司为什么需要董事会 1.3.1 现代公司董事地位的确立 1.3.2 董事责任,影子董事和事实董事 1.3.3 为什么需要董事会的逻辑解释 1.4 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 1.4.1 董事会中心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含义 1.4.2 董事会的实质:涉及三组关系的三个核心概念 1.4.3 董事会的价值创造:集中管理、团队决策和监督管理层 1.4.4 作为利益协调机构的董事会? 1.5 董事的忠实、勤勉义务与商业判断准则 1.5.1 恪守管家本分:董事的忠实义务 1.5.2 善意之后还要行为到位:董事的勤勉义务 1.5.3 董事的免责安全港:商业判断准则 第2章 公司和其董事会:起源与传播 2.1 从基尔特到特许公司 2.2 有限责任与现代公司基本规则成型 2.2.1 有限合伙与未经注册的公司 2.2.2 英国1862年公司法:现代公司的诞生 2.2.3 公司治理基本规则的成型 2.3 董事会治理的思想和历史渊源 2.3.1 思想渊源 2.3.2 国家议会 2.3.3 市镇议会 2.3.4 基尔特治理 2.4 董事会治理:从管制公司到合股公司的发展 2.4.1 管制公司的“董事会” 2.4.2 合股贸易公司的董事会 2.4.3 从管制公司到合股公司:董事会角色的转变 2.4.4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治理模式演变 2.5 董事会制度的传播:以日本为例 2.5.1 传统日本大型企业的非董事会治理 2.5.2 公司董事会在日本的传播 2.5.3 为什么公司董事会得到传播 …… 第3章 工业化、股票市场与现代公司兴起 第4章 投资银行、别人的钱与职业经理人 第5章 公司的创始人与控制模式 第6章 中国公司制度的百年徘徊 第7章 中国的公司制企业发展与艰难转型 第8章 迷失的中国公司和其董事会 第9章 中国公司的股权分享与控制模式 第10章 中国公司的董事选举与职业管理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