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熹训诂研究

朱熹训诂研究

  • 字数: 32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贾璐
  • 商品条码: 97875161677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5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贾璐编写的《朱熹训诂研究》以朱熹的《诗集传 》《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和《周易本义》为 主要研究材料,综合运用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 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校勘学等学科的理论,深 入探讨了朱熹的训诂原则和训诂方法,总结了朱熹的 训诂成就与不足。文章既在共时的平面上研究朱熹训 诂的内容及方法,又把朱熹放在训诂学史的背景中考 察其训诂得失。对于朱熹的训诂材料,既从宏观上总 结其训诂原则,又从微观上进行个案的调查与分析。 在理论总结方面,既注重朱熹自身对训诂的理解与认 识,又结合朱熹的训诂实践来与这些观点相互印证, 全面阐发了朱熹的训诂思想。
作者简介
贾璐,女,汉族,1983年8月出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专业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专业为汉语言文字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简介 一 朱熹的生平简介 二 朱熹的著作简介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 关于朱熹某部著作的训诂的研究 二 针对朱熹训诂中某一具体内容的研究 三 朱熹的训诂著作与其他著作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本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朱熹训诂的原则 第一节 重视旧注,博采群说的原则 一 重视旧注 二 博采群说 第二节 实事求是,阙疑处不强作解的原则 一 关于语音 二 关于词义 三 关于句意 四 关于篇章与经传大意 五 关于名物礼制 第三节 不墨守成说,自创新解的原则 一 关于朱熹训诂著作的指导思想 二 朱熹对注释语言的简化 三 朱熹对《诗序》的态度 第四节 结合文化,以文化通训诂的原则 一 叙事考史 二 解释天文地理 三 解释各种制度 第二章 朱熹对古籍语音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注音的方法 一 直音法 二 比况法 三 反切法 四 别四声法与标如字法 五 叶音法 第二节 关于朱熹的叶音说 一 关于叶音说的评价 二 叶音说在音韵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第三节 朱熹在语音训释中所体现出的训诂思想 一 对音转现象的认识 二 对古音、古韵的朦胧认识 三 以方言证古的思想 第三章 朱熹对古籍词汇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解释不同词类的方式 一 解释名词 二 解释动词 三 解释形容词 第二节 朱熹解释词语的方法 一 形训 二 声训 三 义训 第三节 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创获与不足 一 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创获 二 朱熹在词语训释方面的不足 第四节 朱熹在词语训释中所体现出的训诂思想 一 区分词义的两种状态 二 揭示词语的受义之由 三 对多义词、同音词和同形词现象的区分 第四章 朱熹对古籍语法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对语法现象的解释 一 关于词类活用 二 关于四声别义 三 关于语法结构 四 关于被动句 第二节 朱熹对句读的分析 一 征引文献分析句读 二 根据上下文意分析句读 三 根据语法关系分析句读 第三节 朱熹对虚词的研究 一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 二 对虚词的分类训释 三 对前人误释为实词的虚词的纠正 四 对某些虚词的考证 第五章 朱熹对古籍修辞的研究 第一节 朱熹对修辞表达方式的说明 一 互文 二 省文 三 重言 四 谦辞 五 关于协韵 第二节 朱熹对《诗经》赋、比、兴的研究 一 朱熹对赋、比、兴的定义 二 《诗集传》标注赋、比、兴的具体情况 三 对《诗经》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 第三节 朱熹对《楚辞》赋、比、兴的研究 一 对《楚辞》赋、比、兴独用现象的分析 二 对《楚辞》赋、比、兴兼用现象的分析 第六章 朱熹对古籍的校勘 第一节 朱熹校勘古籍的内容 一 校脱文 二 校衍文 三 校倒文 四 校讹文 五 校异文 第二节 朱熹校勘古籍的方法 一 对校法 二 本校法 三 他校法 四 理校法 五 几种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 结 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