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子学与退溪学研究--中韩性理学之比较

朱子学与退溪学研究--中韩性理学之比较

  • 字数: 525
  • 出版社: 厦门大学
  • 作者: 编者:张品端
  • 商品条码: 97875615578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1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朱子学与东亚文明 朱子学是“东亚文明的体现” “三纲五常”向“四德五伦”结构性转变的伦理需求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朱子传播科学知识的途径 退溪学派的《武夷棹歌》和陶山九曲 武夷九曲和朝鲜时代的九曲经营 陶山九曲与儒教文化 朝鲜学者郑逑对杨恒叔《武夷志》的增损 “武夷九曲图”传入韩国及其含义(提要) 性理学交涉与九曲文化的展开 试论朱子思想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 李混对朱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朱子与退溪对心学的评价及其意义 因物起兴 自有深趣——奇大升解读《武夷棹歌》 陶山图之传统与陶山九曲 韩国九曲文化研究现状与课题——以九曲经营与九曲诗为中心 退溪的自然哲学与诗作中的自然观 建设实践儒学儒教文化圈的构想和建议 朱子学/退溪学与书院文化 书院对于宋明理学的重要意义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理论贡献 李混对朱熹书院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例 清代福建正音书院研究 书院精神于通识教育的启发 陶山书院的理念及其展开 作为朱子学的退溪学与独立的退溪学 朝鲜时期书院的发展与地区的特征——陶山书院与石室书院 17世纪陶山书院与礼安乡校的比较 退溪学/朱子学与地域文化 新安理学:朱子学的地域化 朱熹与闽南文化 自我境界的提升——朱熹敬畏伦理思想研究 《论语集注》的“集注”体例及其意义 乡约:退溪先生之理想世界 成就今日安东的思想背景——退溪的性理论 退溪的主体礼学和安东的祭礼文化 门中:联结乡民与乡村的儒教共同体 朱子/退溪与工夫论 朱子的修身功夫论体系 “诚”是朱熹工夫论的最高境界——以《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为中心的讨论 比较哲学视阈下的朱熹哲学工夫论——以朱熹论“敬”的工夫为例 朱子涵养工夫略析——以主“动”为中心 朱子理学工夫论研究的现代意义 退溪李混的工夫和自然环境 从心学的观点来看退溪学的性理学 陶山书堂的造成和退溪的工夫论 李混的四端七情论和“心”工夫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