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政法的自治范式研究(借助美国地方治理框架的分析)/公法与治理丛书

行政法的自治范式研究(借助美国地方治理框架的分析)/公法与治理丛书

  • 字数: 31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力|总主编:张树义
  • 商品条码: 97875097796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运作的部门法,无论法治技 术包装得多么完美,行政权始终是一切思考的出发点 。行政权运作状况在现代国家与社会中的流变亦将引 发行政法框架体系的剧烈震荡,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当 下的行政法范式。 张力编著的《行政法的自治范式研究:借助美国 地方治理框架的分析》率先从公民自我治理的角度出 发反思当下的行政法范式。虽然在讨论过程中,本书 借助的是与美国地方治理框架相关的材料与实践,但 最核心的问题关怀却指向包括转型中国在内的现代国 家与社会。当前的行政法范式依然坚持单一中心和自 上而下的行政权运作方式,并以此为基点搭建一整套 的概念体系、信念和方法,它难以解释或解决行政权 的正当性危机,由此也引发了自身的范式危机。本书 考察了行政法的自治范式是如何回应这一危机的,以 及为了回应危机,自治范式应当具备哪些内涵,同时 思考和探索了该范式在中国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张力,福建泉州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行政法学、地方政府法以及城市治理问题研究,在《环球法律评论》《行政法学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意识 二 研究方法、出发视角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行政法的范式变迁与地方治理 第一节 范式思维中的行政法 一 行政法的现行范式 二 危机及其原因 第二节 作为可能性范式的自治 一 范式转换 二 自治范式的结构 三 转型中国的“解题者” 第三节 从地方政府到地方治理 一 为什么要从“地方”出发? 二 静态的空间与异化的管理 三 动态的地方治理与作为范例的地方 第二章 美国公民自治的政治理论与公法基础 第一节 反联邦党人、托马斯·杰斐逊与安德鲁·杰克逊 一 托克维尔美国之旅的双重意义 二 反联邦党人与托马斯·杰斐逊 三 安德鲁·杰克逊与“杰克逊式民主” 第二节 官僚化的世界与自治的守护者 一 现代国家的官僚化宿命 二 多元主义的虚弱与共和主义的当代复兴 第三节 第十修正案与(地方)公民自治(local selfgovernment)的宪法基础 一 第十修正案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二 如何理解“或由人民保留”(or to the people) 第三章 自治视野下的美国地方政府运作图景 第一节 地方的法人化与权力结构选择 一 法人化过程 二 一般市与宪章市 三 市政法人的权力结构选择 第二节 公共参与、自治与地方政府的运作 一 镇民大会、市政会议与公共参与程度 二 邻里组织(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的经验 第三节 地方公共服务的自治样本:特别区的治理模式 一 黑暗大陆与隐匿的巨人 二 特别区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与制度成因 三 特别区的治理困境:异化的公共服务 四 中心的自治与自治的多中心 第四章 地方治理的公民监督者:美国大陪审团的死与生 第一节 大陪审团的行政法属性 一 从英国到北美:大陪审团制度的产生与移植 二 行政性大陪审团的消而不退 第二节 加州大陪审团的运作、争议和改革空间 一 地位与职能 二 大陪审员的选任 三 大陪审团的运作 四 争议与改革空间 五 综述:独特中的不独特 第三节 大陪审团的未来与走向自治范式的行政法 一 官僚化牢笼与行政法视角的窄化 二 大陪审团与地方治理 三 行政权在自治范式中的正当性 四 未尽的未来:官僚化与自治的纠结 第五章 自治范式在中国的可能性及其制度空间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的自治 一 自治的历史境遇与现代话语 二 “外在于行政权的自治”样本分析:社区居民的抗拆迁故事 第二节 从外部到内部:塑造自治范式的行政法 一 正当性之辨:自治与行政权的三重关系 二 虚弱的自治与当下中国地方治理 三 迈向自治范式的行政法之路 第三节 自治范式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内涵 一 克服行政权运作的转型风险 二 回归与重塑“人民政府” 三 制度化过程中对公民德性的塑造 结语 走向政治的行政与走向自治的公民 参考文献 后记 看不见的城市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