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编者:刘少杰
  • 商品条码: 97873002187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少杰编著的《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 在“网络社会治理”的主题之下,讨论了2013—2014 年度的一些重要网络现象或网络议题,如“余额宝热 ”、“热议网络大V”、“网络消费”、“网络金融 ”、“网络舆论”、“网络认同”、“网络共同体” 等。报告力图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一幅 鲜活生动、引人深思的网络社会画面,进而有助于人 们更深入、全面地理解网络社会及其影响。本报告兼 顾学术性与趣味性、深刻性与广泛性、严肃性与可读 性,既可以作为网络社会研究的参考文献。也可以作 为广大网民了解网络社会、参与网络活动、思考网络 问题的阅读资料。
作者简介
王建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社会学史。先后在《社会》、《社会学家茶座》等报刊发表论文、随笔多篇。 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近年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 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出版《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国社会学发端与扩展》、《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导论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 一、网络化变迁对社会治理的挑战 二、网格化社会管理的进取与退缩 三、从网格化管理转向网络化治理 年度主题报告网络社会治理 第一章 转型期中国网络社会治理 引言 一、网络社会治理的内涵与背景 二、网络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三、网络社会治理的主要维度 四、网络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五、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 结语 年度专题报告 第二章 选择与赋权:打车软件动了谁的奶酪 引言 一、打车难:垄断下的无从选择 二、技术的力量:移动互联改变出行 三、变革之艰:多元主体间的博弈 四、在规范中发展:人人赋权 结语 第三章 网络空间中的复调语言:从东莞事件引起的网络狂欢谈起 引言 一、东莞事件引发舆论场分裂 二、复调语言中的戏谑文化 三、戏谑背后的索引性表达 四、公共话语空间陡增公众公众权力 结语 第四章 网络狂欢背后的共同体情结:“双11”网购群体行为的社会动力探析 引言 一、狂欢式:网络社会生活的重要景观 二、共同体:在狂欢中彰显形态 三、原子化个人的网络团结 四、风险社会中的群体归属 五、共同体:社会变迁的秩序基点 结语 第五章 抗拒性认同的意义建构与意义转化:以茂名PX事件为例 引言 一、环境意义:抗拒性认同的意义建构 二、政治意义:抗拒性认同的意义转向 三、反思意义:抗拒性认同的意义转化 结语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金融市场变迁:以“余额宝”为例 引言 一、新型网络金融产品产生的背景 二、新型金融产品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三、传统银行业的积极回应 四、互联网时代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困境与秩序重构 结语 第七章 话语的力量:网络大V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引言 一、网络大V生成与成长的关键环节:网络社会资本积累 二、网络大V存在与发展的技术平台和公共空间 三、网络大V成长与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结语 附录2013—2014年度重要网络事件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