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 字数: 22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菅志翔//马戎|总主编:马戎
  • 商品条码: 97875097736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菅志翔、马戎编写的《民国时期西部边疆的政权 建设与族群关系》另辟蹊径,以民国历史为考察的入 手点,重点关注宏观历史下的社会变迁与其中微观层 面的群体或个人行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索历史事 件与历史趋势的社会学意义。因此可以说,本文集是 有关民国时期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史研究的汇编,其中 蕴含着社会学研究者以史为鉴的现实关怀。
作者简介
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国家行政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1968—1973年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1973~1976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农机系学习,1979~1982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1984年、1987年先后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到北京大学任教。1990~1991年为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1997年、2000年和2006年先后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问题、教育问题、贫困问颢、人口、千移与城市化问题等。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1996)、《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Population and Societalin Contemporary Tibet(香港大学出版社,201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等。 菅志翔,女,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预科高中部,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2002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1990~2007年在国家民委工作,自2007年起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2011~201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在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过广泛、深入的实地调查,现主要从事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研究。出版专著《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政权建设与族群关系(导言)【马戎】 试论伊斯兰教在中国社会的演变 ——兼论民国时期西北回民社会精英的宗教策略【菅志翔马戎】 民国时期的少数族群精英:理解中国从“天下帝国”到“民族国家”进程的钥匙【马戎】 满族民族性:帝国时代的政治化结构与后帝国时代的去政治化结构【关凯】 “寻找国家” ——清末民国时期蒙古族精英国家认同的演变与形成【常宝】 马麒的身份转换与政治抉择 ——兼议民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国家意识【菅志翔】 青海民国史研究的进入 ——兼评李文实先生的文章《马氏家族长期统治青海的原因试测》【菅志翔】 流官进入边疆:清初以降川边康区的行政体制建设【王娟】 边疆自治运动中缺失的“族性” ——以20世纪30年代的三次“康人治康”事件为中心【王娟】 喇嘛庙:敌人还是伙伴?——清初以降甘孜藏区的政教之争【王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