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博雅文学论丛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博雅文学论丛

  • 字数: 194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徐兰君
  • 商品条码: 97873012399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何制造出历史中的“新人”一直是中国现代性 话语中的核心命题之一,“儿童”可以说是其中的根 本。战争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学界已经得到不少 关注,而在现代中国学界,此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比较 缺乏。徐兰君编著的《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 文化》借鉴西方儿童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国难 读本、战时教科书、国防游戏、儿童杂志以及战时儿 童旅行团等为主要分析对象,将1937年至1945年前后 的“儿童”概念历史化的同时,也重新考察发生在战 时及战后的关于救国、抗战宣传和民众教育等与现代 中嗣“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主题,从而提供另一种 观照和理解20世纪中后期文学、文化与历史变革的方 式。
作者简介
徐兰君,浙江省义乌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硕士毕业,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兴趣包括现当代中国文学和电影、现代儿童概念进化史与现代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冷战政治与亚洲文化等,出版有《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与ANDREW JONES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目前完成英文书稿The Childand Chinese Moderntiy: Producing the Child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近年开展的另一重点研究计划是考察40—7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在文学出版、电影、广播和话剧等领域的文化跨国互动网络与亚洲区域的冷战政治之间的关系。
目录
导论 儿童与战争 第一章 国难教育与战争经验日常化:国防游戏与儿童战时读本 第二章 劳动与教育:“乡村儿童”的发现和战时边区孩童的抗战宣传实践 第三章 “小先生”:儿童戏剧和抗战时期儿童旅行团的流行 第四章 “三毛”和战后的“怪诞”记忆:重读张乐平的三毛漫画 第五章 未完成的写作:黄谷柳的《虾球传》和当代中国文学的发生 第六章 上海—香港—东南亚:文化冷战与五六十年代亚洲华语儿童刊物中的“太空探险热”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