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研究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研究

  • 字数: 28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赵晓峰
  • 商品条码: 97875097797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赵晓峰编写的《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 研究》的主要建树:一是从新经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 ,对合作社制度表达与制度实践相背离的现象进行阐 释,指出“嵌入式发展”是当前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二是提出用“村庄吸纳合作”与“大社区信任”作为 分析概念分别阐释村域合作社与跨村合作社发展的社 会机制;三是论证合作社发展中信任建构与制度变迁 的关系,为合作社跨地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四是立 足异质性的社员基础,分析专业性合作社与综合性合 作社的发展格局与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河南新野人,1981年11月出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农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硕导,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和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青年研究》等CSSCl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0多篇,出版专著《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和三等奖(2013)等奖励或荣誉,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015)。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心主题与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评述:制度/功能/模式 第三节 研究进路、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与表述框架 第二章 “嵌入式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嵌入农村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合作社产业分布特征 第三节 嵌入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合作社运行机制 第四节 嵌入村庄派系势力结构的合作社发展机制 第五节 嵌入行政体制的合作社项目运作逻辑 第六节 嵌入庇护关系网络的合作制度变迁机制 第七节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学整体意象 第三章 “村庄吸纳合作”:村域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 第一节 先锋村的农民与农民的组织化 第二节 阶层分化、派系竞争与村域合作社发展 第三节 骨干社员与普通社员的关系及其生成机制 第四节 合作社与村两委的关系生成及演变机制 第五节 嵌入社会文化中的农民精英行动逻辑 第六节 “村庄吸纳合作”:村域合作社的“命”与“运” 第四章 “社区滋养组织”:跨村合作社何以可能 第一节 一个内生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生机制 第二节 合作社里的农民理想与小农生产合作的现实 第三节 社区支持金融:从参办小额信贷业务到创办资金互助业务 第四节 社区支持农业:有机农业何以可为 第五节 合作社创新运作机制的实践特色 第六节 合作组织与合作制度变迁的社会机制 第五章 “组织再造社区”: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独守阡陌与舞出人生:不断成长的妇女力量 第二节 人才回流与乡土重建:快速增加的返乡青年 第三节 孝道重构与老有所依:居家养老的农村老年人 第四节 阶层再造与阶层整合:逐渐壮大的农村中间阶层 第五节 多元参与与合作共治:日益完善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第六节 合作社对社区的“反哺”机制与“再造”功能 第六章 “回归社会”: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方向选择 第一节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时代特征与本土特质 第二节 新型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属性与制度变迁 第三节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启示与理想图景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