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

  • 字数: 32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朱珏
  • 商品条码: 97875161587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珏著的《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 问题研究》以历史档案为基础,结合浙江省11个地市 的调查访谈资料,对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的精简城 镇人口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精简城镇人口政 策,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全国有超过两千万人从城市 迁移到了农村。这次人口大“流动”,除了缓解国家 财政和市场供应的压力外,还在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 系、国家干预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关系与社会结构 等各个领域以及众多家庭形成重大的、持续性的影响 。本书力图通过浙江省这个“点”的解剖与放大,探 讨“精简城镇人口”政策的发生发展,对国家、社会 、个人层面产生的不同结果以及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 。
作者简介
朱珏,女,1976年生,浙江湖州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2002年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所获硕士学位,2012年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乡村社会史、中共党史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 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资料 第一章 精简城镇人口的背景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第三节 激进的“工业化”与城镇人口的膨胀 第二章 精简城镇人口的过程 第一节 精简工作在全国的推进 一 精简城镇人口的启动阶段 二 精简城镇人口的初步开展阶段 三 精简城镇人口的全面铺开阶段 四 精简城镇人口的收尾阶段 第二节 浙江省精简工作的开展 一 酝酿启动阶段:从1960年8-9月至1960年年底 二 全面开展阶段:从1961年1月至1961年年底 三 稳步开展阶段:从1962年1月至1962年年底 四 收尾阶段:从1963年1月至1964年6月 第三节 浙江省被精简人口数及构成分析 一 浙江省被精简人数考实 二 浙江省被精简人员的构成分析 第四节 基于部门和地区的分析 一 基于部门的分析 二 基于地区的分析 第三章 精简工作中的安置问题 第一节 安置工作的部署 第二节 安置政策与措施 一 补贴发放 二 被精简到农村人员的安置 三 被精简到农、林、牧、渔场人员的安置 四 被精简后留在城镇人员的安置 五 退休、退职人员的安置 第三节 安置工作的开展及存在的问题 一 精简时的安置 二 被精简后的安置 第四章 精简城镇人口的结果 第一节 政策层面的分析 第二节 社会层面的分析 一 变动之一:大量人员离开城镇 二 变动之二:大量人员进入农村 三 变动之三:矛盾的显现 第三节 个体层面的分析 一 被精简人员的生活变动 二 被精简人员的思想变动 第四节 精简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 被精简人员及其家庭的境遇 二 对被精简人员的救助政策 三 救助政策的缺憾 第五章 精简工作的评价 第一节 “政治主导”下的人口“逆迁徙” 第二节 精简过程中的社会动员 一 社会动员 二 动员的基本依据:两个“宣传要点” 三 动员的推进方式:强大的政策推进力推动运动的实施 四 动员取得成功的保障:执政党的协调整合力 五 从“社会动员”到“依法治国” 第三节 国家体制、城乡差异与社会心理 一 国家体制:开展精简工作的基础 二 城乡差异:国家减负的途径 三 民众的社会心理:从“政治运动”到“群众运动” 结语 附录一 调查采访记录 附录二 部分整编工作简报、精简工作简报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