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学思语言学丛书

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学思语言学丛书

  • 字数: 33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邵洪亮
  • 商品条码: 97875161620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羡余性特征是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羡余现 象是语言动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合理现象。邵洪亮著 的《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从语言功能出发 ,有所选择地运用语义语法学理论、语法化理论、标 记理论,以及认知和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从一种新的 视角考察汉语句法语义层面的标记词羡余现象及相关 问题,重点研究了题元标记词和时体标记词的功能羡 余问题。本书既从共时的角度对虚词的语义标记功能 及其羡余现象作相对细致的描写,又从历时的角度考 察部分羡余标记词的产生、固化、弱化或功能转移的 过程,以及对语言系统产生的影响。研究过程力求描 写和解释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 相信这些基础性研究将对对外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 理在相关领域的深入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邵洪亮,男,1975年生,浙江象山人。200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9年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至2008年在日本松山大学任客座研究员。201O年至今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上海市语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已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中国语文法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参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著作。已独立完成 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等多个重要课题。曾荣获“第八届上海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理论前提 一 语法研究中语义分析的重要性 二 广义上的语义和狭义上的语义 三 本课题对语义做出的限定 第二节 关于句法语义标记词 一 句法语义标记词:具有语义标记功能的虚词 二 句法语义标记词的功能类别 第三节 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现象 一 虚词的可用可不用现象 二 构成羡余的形式与手段 三 虚词句法语义功能羡余与羡余度等级 四 羡余句法语义标记词的语用功能 第四节 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现状 一 羡余问题研究的总体情况 二 否定标记词羡余研究 三 其他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一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三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汉语题元标记词功能羡余研究 第一节 关于汉语虚词的题元标记功能 一 区分NP语义角色的主要手段 二 关于汉语虚词的题元标记功能 第二节 汉语虚词题元标记功能羡余现象 一 虚词与其他手段的赋元功能重合 二 虚词之间的赋元功能重合 第三节 汉语虚词题元标记功能羡余的结果 一 虚词题元标记功能羡余所出现的两种情况 二 形式上的弱化与脱落 三 语用功能的强化与固化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在”的处所题元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第一节 赋元需要与“在”字结构优势地位的确立 一 先秦汉语处所题元的识别手段 二 “在”字结构优势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在”和方位词同现与赋元功能羡余 一 方位词的出现 二 “在”的赋元功能羡余 第三节 “在”赋元功能羡余与“V在L”格式重新分析 一 “在”赋元功能羡余与“V在L”格式重新分析 二 “V在L”格式重新分析的其他原因 第四节 “在”等前置介词赋元功能羡余与PP的前移 一 学界对PP前移的几种解释 二 联系项居中原则对PP前移的助推作用 第五节 不同格式中“在”的赋元功能羡余问题 一 “在LV”格式中“在”的赋元功能羡余问题 二 其他格式中“在”的赋元功能羡余问题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在一起”格式中“在”的羡余问题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一起”的句法语义功能及其归类问题 一 “一起”的句法功能 二 “一起”的语义特点 三 “一起”归类上的两难 第三节 “一起”的历时考察 一 协同方式义的产生 二 处所义的产生及其与协同义的交融 三 “一起”的功能延伸趋势 第四节 “在一起”格式中“在”的羡余问题 一 “在一起”位于V后做补语的情况 二 “在一起”位于V前做状语的情况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羡余题元标记词“给”的形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羡余题元标记词“给”形成的三种途径 一 由介词“给”后NP省略形成 二 由介词“给”后NP移位形成 三 继承原有的被动处置套用格式形成 第三节 结语 第六章 汉语时体标记词功能羡余研究 第一节 关于时体功能范畴 一 时体功能范畴不同于时体语法范畴· 二 汉语的时功能范畴 三 汉语的体功能范畴‘ 四 汉语时与体的非对应关系· 第二节 汉语虚词时制标记功能及其羡余研究· 一 汉语时的表达手段· 二 助词的时制标记功能及其羡余现象· 三 副词的时制标记功能及其羡余现象· 第三节 汉语虚词体标记功能及其羡余研究· 一汉语体的表达手段· 二虚词的体标记功能羡余现象·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了1”、“了2”的“实现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第一节 “了1”、“了2”语法功能的讨论· 一 “体标记”说和“界限”说· 二 “了1”、“了2”的“实现体”标记功能· 第二节 “了1”、“了2”的共性 一 把“了1”看作“完成体”标记的种种矛盾 二 “实现体”标记功能的内部分解 第三节 “了1”、“了2”的个性 一 “了2”的现时相关性及其对语义的影响 二 “了2”、“了2”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 第四节 “了,”、“了2”的“实现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一 “V了O了”中“了1”、“了2”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二 连动式中几个“了1”之间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第五节 结语 第八章 “已经”的“实现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第一节 关于“已经”的体标记功能 第二节 “已经”与“了1”的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一 “已经”的隐现对句子的影响 二 “了1”的隐现对句子的影响 三 “已经”的焦点标记功能 第三节 “已经”与“了2”的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一 “已经”的隐现对句子的影响 二 “了2”的隐现对句子的影响 三 几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第四节 “已经”与“都”的体标记功能羡余研究 一 “已经”与“都”的共性与个性 二 “已经”的隐现对句子的影响 三 “都”的隐现对句子的影响 第五节 汉语时间副词的扩容功能和强调功能 一 时间副词的扩容功能 二 时间副词的强调功能 第六节 结语 附表 第九章 语义标记词用作语用标记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副词“还是”的元语用法 一 “还是”的元语用法 二 元语“还是”的弱因果关联功能 三 “还是”与“当然”的元语对立 四 “还是”与“还”的元语差异 五 小结 第二节 “一个样”的功能及其词汇化过程 一 “一个样”的句法和语义功能 二 “一个样”的语用功能和常见搭配 三 “一个样”的词汇化 四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