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七十列传(上)/图说史记

七十列传(上)/图说史记

  • 字数: 311
  • 出版社: 西安交大
  • 作者: (西汉)司马迁|译者:强尚龙//冯增录//
  • 商品条码: 978756057707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0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七十列传》除《匈奴 列传》、《大宛列传》、《西南夷列传》、《南越列 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等记叙当时中国 境内非汉族君长和外国君长统治的历史外,其他人物 记述得非常广泛,包括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 同职业的各种人物。在记述中,他偏重于个体人物人 生得失的探究,表现出不同层面、不同性格的人物以 及各自不同的命运,道理发人深省,令人感叹不已。 《七十列传》的文笔挥洒自如,写法不拘一格,语言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 本书为上册,用通俗的语言、震撼的阐释展现三 千年恢弘历史的全景再现,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不可 或缺的人生读本。
精彩导读
伯夷列传第一 学者们虽然珍藏了很多书籍,但他们还是信奉《 六经》,并往往从《六经》中去考察真实可信的依据 。《诗经》和《尚书》虽然有些残缺,但虞、夏时期 的一些文献资料还是能考察清楚的。 唐尧将要退位时,用禅让的方式把帝位传给了德 业丰厚的虞舜。虞舜让位给夏禹时,他先征求了四方 诸侯和州牧的意见,然后由他们来推荐继任者。大臣 们推荐了夏禹,舜就把禹放在帝王位置上进行了长期 的考察。 禹施政几十年后,舜帝看到他大兴德业,功盖天 下,这才把帝位传给了他。这充分说明社稷的至尊至 重,王者大统非常人所能为;选任继承者是多么严肃 和慎重的事啊! 可是一些杂记却说,唐尧要把帝位让给许由,许 由以此为耻辱,不肯接受,于是出逃隐居了。还说夏 朝时卞随和务光也不肯接受帝位,于是两人就投水自 尽了。这些说法传奇色彩太浓,岂能与选任君王这种 严肃的事相提并论呢? 太史公说:“我为了考察事实真相,曾登上过箕 山,山上流行着这里可能还有许由坟墓的说法。 “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人,像吴 太伯、伯夷这样的人,孔子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述。 在我的听闻中,,许由、务光把‘义’贯彻到了极致 ,但经书里却没有关于他们的一丁点儿文字记载,我 很想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恨,因而心中的 怨恨也就很少。他们追求仁义,心中持守着仁义,他 们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但我对这种说法产生了疑 问,为伯夷的想法感到悲哀,看到他们未被经书所记 载的轶事后更觉得惊讶!” 传是释义经书的著作,传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 的儿子。父亲要立叔齐为国君,但父亲去世后,叔齐 却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 !”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 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另一个儿子为国君。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让国人老有所养,于 是就一起投奔于他。当他们到了周国后西伯昌已经去 世了,儿子武王载着父亲的木制灵牌,追尊父亲西伯 昌为文王,带兵前往孟津,借着父亲的盛名在那儿会 盟诸侯,准备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绳进谏说:“父亲死 了不葬,却去发动战争,这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 去杀害君主,这能说是仁义吗?” 武王的护卫人员拿起了兵器想要杀掉他们,太公 吕尚阻拦说:“他们是有节义的人,不要乱杀。”就 搀扶着让他们离开了。 武王平定了商纣,天下归顺了周朝,可伯夷、叔 齐却认为以暴制暴是耻辱的事情,坚决不归顺周朝。 他们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以采摘野菜 、野果为食充饥。 他们忍饥挨饿,将死之时作了一首歌,歌词是: “我孤零零地登上西山啊,凄惨惨地采摘那里的野菜 充食;以暴制暴的君王啊,丝毫感觉不到自己的错处 。神农、虞、夏的时代已飘然逝去,茫茫乾坤我们在 哪儿归宿?苍天啊,我将要死去,命运啊,竟是这样 的孤苦!”就这样,他们饿死在了首阳山中。从这些 记载看来,他们到底是怨恨呢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 向善,上天总是袒护着你的。”那么,伯夷、叔齐这 样的人是善还是不善呢?他们一生追求仁义,修养品 行,又怎么能够被饿死呢! 在孔子的七十名得意门生中,孔子仅仅称赞过颜 渊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潦倒,粗茶淡饭也难以为 继,而且过早地去世了。难道老天竟是这样袒护着向 善的人吗? 盗跖整天滥杀无辜,把人的心肝当烤肉吃,真可 谓暴戾恣睢!他聚集党徒几千人横行天下,无恶不作 ,这样的人竟然长寿而终,他究竟遵循了什么道德呀 ?这些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啊。 P2-5
目录
七十列传(上) 伯夷列传第一 管晏列传第二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伍子胥列传第六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商君列传第八 苏秦列传第九 张仪列传第十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穰侯列传第十二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孟子苟卿列传第十四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乐毅列传第二十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