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源的守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精)

源的守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精)

  • 字数: 45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方利山//汪炜
  • 商品条码: 97875161597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汪炜,徽州师专中文系毕业,攻南京大学城市资源管理学院研究生。从事教育、社会科学等方面工作。曾任黄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徽州师范校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等职。曾任《中国农村教育》《徽州社会科学》杂志和《徽州文化大辞典》《新安江文化调查》主编。主持编著《黄山旅游史话》《徽州五千村》《中国徽州古街》等著作。安徽省徽学会副会长,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山市政协文教医卫体委员会主任。 方利山,安徽省歙县人,黄山学院研究员,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 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安徽省徽州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徽学丛刊》副主编。安徽省朱子学学会副会长。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故园徽州文化促进会、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戴震研究会副会长。民盟安徽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黄山市委文化委员会主任。政协黄山市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 《戴震全集》《戴震学术思想论稿》《戴学新探》《徽州学概论》《朱熹与徽州》等著作编委和主要执行编辑。 《徽州文化全书》策划人和撰稿人之一。 《中国徽州文书》第二卷主编,《汪世清谈徽州文化》主编之一。 《戴学纵横》第一作者,撰著《徽州学散论》《徽商品谭》《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文汇》《徽州学散论》(续集)等著作。 参编参撰《胡适评传》《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等26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社科优秀成果奖19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主持人:国家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徽州宗族祠堂调查、研究及保护对策”课题首席专家、主持人。美国“乡村中国团队乡村中国房屋样板房”项目组成员。 黄山市文化大市建设专家组成员,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目录
第一编 文化徽州 引言 第一章 文化生态和文化生态保护 一 文化生态 二 文化生态保护 第二章 徽州·徽州文化·徽州文化生态 一 说徽州 二 徽州文化简述 三 徽州文化生态 第三章 徵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二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紧迫性 第二编 空间维系 引言 第一章 “徽州”是一个特色文化生态空间 一 关于“空间”说 二 徽州文化生态空间四个层面 第二章 保护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的完整性 一 徽州文化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空间 二 “徽州”须复名绩、婺应返徽 三 黄山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生态空间 第三编 文根坚守 引言 第一章 徽州之域的自然生态保护 一 天人合一顺适自然 二 新安江水系生态保护 第二章 徽州古村落保护 一 着力把握徽州古村落文化内涵 二 在利用中保护的探索 三 胡适呵护故乡魂 四 徽州古村落慎用“整村推倒” 五 在项目开发中慎待徽州古村落 六 徽州古村落保护遗珠之叹 七 徽州古村落文化生态保护与“一村一品” 八 里方村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启示 九 徽州古街是徽州古村落保护的核心 第三章 徽州古民居保护 一 富有创新的“中国样板房”项目 二 “百村千幢”的“守住筋、骨、肉,传承精、气、神” 三 “牌子”、“里子”和“底子” 四 “新叶模式”与“百村千幢” 五 “异地保护”及异化 第四章 徽州古祠堂保护 一 遗产之珍品位一流 二 关注徽州女祠文化生态保护 三 “异地保护”中的毁坏 第五章 徽州其他古建遗存保护 一 徽州古牌坊及其保护 二 尊重历史,返归本真 三 徽州名人古墓保护 四 关注上叶威灵高庙- 五 徽州水碓保护 六 浙岭古碑窃案的思考 第四编 文魂呵护 引言 第一章 徽州民俗保护 一 尚文重教邹鲁风 二 从古黟看徽州精神 三 徽州宗族文化生态保护 四 徽州“抬汪公”民俗保护 五 徽州方言保护 第二章 徽州民间传统技艺保护 一 万安罗盘制作传统技艺保护 二 黟县麻布手工制作传统技艺的保护利用 三 徽菜观音豆腐传统技艺的保护利用 第三章 徽州艺术保护 一 徽剧艺术保护 二 徽州建筑彩绘艺术保护 第四章 徽州文书保护 一 重要记忆遗产 二 徽州文书保护 第五编 源的守望 引言 第一章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一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举措 二 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意义评析 三 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紧迫性 第二章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一 保护区建设是“徽州文化特区”建设 二 保护区建设要有一个好的总体规划 第三章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在进行时 一 2008年现状和建言 二 徽州文化“非遗”保护六点建议 三 保护区建设需要强力推进 四 保护空间、守住真魂 五 2010年保护实验区建设状况分析 六 加强保护区建设的学理探索 七 保护区建设需合力、要实招 八 保护区建设的三点思考 九 从国家战略角度把握保护区建设 十 2012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探析 十一 城镇化背景下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十二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之愿景 十三 徽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比较研究 附录一 徽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 附录二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