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资本与国家治理(基于对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考察)

文化资本与国家治理(基于对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考察)

  • 字数: 18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付春//王善迈//任勇
  • 商品条码: 97875161604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9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付春、王善迈、任勇编写的《文化资本与国家治 理(基于对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考察)》力图用文化资 本这个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来透视中国传统帝国的治理 体系,从中透视东方管理,尤其是中国的治国之道。 基于文化治理所形成的软治理,是优化现代国家治理 的重要方向。国家要发挥文化在治理中的作用,必须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以及治理功能 的发挥。为此,国家应该加强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开发 ,文化资本的分配以及公民教育与国家治理的互动。 从文化资本创造治理的角度看,国家治理与企业治理 是相同的,东方治理与西方治理是互补的。
作者简介
任勇,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毕业,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社会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韬奋学者,兼任复旦大学统战研究基地研究员。已在《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公共管理学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并完成多项地方政府委托课题。现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上海人才发展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 王善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财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组长,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教育与经济》杂志主编。代表性著作包括《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等。 付春,贵州人,布依族,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管理,为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提供决策、管理咨询服务。著有《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族群认同与社会治理》等,曾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政治学会第一届政治学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目录
绪论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第一节 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国家:想象与现实之间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文化塑造:软权力与软治理 第三节 作为认同力量的软治理:文化塑造与文化整合 结论 第一章 文化资本与国家治理:一种理论的分析 第一节 文化资本:基于文化积累和创造获得的资本 第二节 文化资本、国家品性与国家能力 第三节 作为文化传统与核心价值的文化资本 第四节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 第五节 文化资本、教育体系与公民社会 第六节 文化资本与儒家治理:中国之道 第二章 王道:古典中国文化能力的治理策略 第一节 王道与霸道:治理的两种形态 第二节 王道与仁政:创造有伦理的共同体 第三节 忠孝仁义:核心价值与共同体秩序 第四节 内圣与外王:个体与共同体 第五节 科举:文化资本的制度性转化 第三章 礼乐:文化资本的积累 第一节 观念、仪式与制度 第二节 信仰与道德的作用 第三节 习俗、礼俗与治理 第四节 传统的沉淀与发展 第四章 教化:文化资本的配置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二节 家庭、学校教育与国家治理:历史与现实的考察 第三节 公民教育与国家治理 第五章 和谐:文化资本与国家治理的互动 第一节 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社会变迁 第四节 文化整合与社会和谐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