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学理论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心灵想象田野家园)

人类学理论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心灵想象田野家园)

  • 字数: 286
  • 出版社: 中央编译
  • 作者: 罗云锋
  • 商品条码: 97875117272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类学理论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心灵想象田 野家园)》由罗云锋著。大体而言,人们在进行跨文 化交流时,常常存在着三种不同态度:“见贤”(“ 见贤思齐”与“自贱媚外”——后者还包括自嫌、自 恨、自卑等心理情结)、“见过”(“见过自讼”与“ 自夸自谅”——后者即所谓的妄自尊大、自辩等心理 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社会学分析论断——包括人 类学眼光的平和与宽容心态,社会学的总体比较和认 识评价。以上种种心态在中西文化交流或其他文明体 系之间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在交流的双方身上,曾经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
作者简介
罗云锋,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社会学博士后,曾分别在美国和韩国访学或工作。硕士、博士阶段主要钟情濡染文史哲,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史、近代史与史学理论、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目录学等情有独钟。博士毕业后曾关注“礼治、人治与法治”,“传播与非常态的常态化”,“信任”,“成熟社会学”,社会(科)学治国等论题。近期重点关注人情社会学,文教、政教与吏治,治国学术体系的建构,常识教育与常识社会学,新经学与现代蒙书编撰等学术论题,并将进一步扩展到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出版有《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纠与囿——常识批判集》、《礼治与法治》、《松江先生奥义书》、《文教与政教》等六七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 人类学理论文本:文化、国界、个体、陌生化 第一节 跨国界交流:人类学理论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 第二节 “有无相生”社会学:文化的常态与变态 第三节 重审文化家园:以陌生化的眼光打量本国文化 第四节 跨个体交流:爱、对象化与心灵交往结构 第五节 个性扩展、主体间性存在、爱与相互承认 第六节 嫉妒与社会化:个性与从众压力的陷阱 第七节 从来如此?文化专断、教育专断与权力的再生产 第二章 文学与人类学:想象世界的“田野化” 第一节 文学想象世界的田野化与文学批评的社会科学转向·· 第二节 华文文学研究与跨文化交流:语言、文化、地域与种族 第三节 语言文字与跨文化交流:以“韩语汉字词”的教学为例 第四节 文化的“他山之石”:跨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第五节 文化交流的不平衡与人文社科的危机 第六节 遗忘与癫狂:艺术的心灵救赎 第七节 反思性悲伤:上帝的召唤与世俗的爱欲 第八节 心灵的形上体验:怀疑主义与求真意志 第九节 出人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二马背驰下的苦役 第三章 影视文化评论文本:人类学转译 第一节 情感与战争:《大敌当前》的战争文化解读 第二节 跨文化交流与“模仿的模仿”:以《喜马拉雅》为例 第三节 “沉默的羔羊”与“泯然众人焉”:以《沉默的羔羊》为例 第四节 传统与现代:《乔家大院》里的信任文化政治 第四章 心灵文本与序跋:爱、幸福、生活 第一节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爱情、自我反思与承担命运 第二节 闲谈“看透”:看透、超越与有距离的观照 第三节 幸福:听从心灵深处的召唤 第四节 幸福总是背道而驰? 第五节 勇于坚持自己的幸福标准 第六节 生活的吊诡:生活需要准备吗? 第七节 历史是什么? 第八节 佛家的“空”与“言” 第九节 碎语卑论 第十节 “作文”卮言 第十一节 文史哲淡隐,社会科学凸显 第十二节 常识的颠倒与常识补课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