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司法机器/法律今典译丛

刑事司法机器/法律今典译丛

  • 字数: 302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美)斯蒂芬诺斯·毕贝斯|译者:姜敏
  • 商品条码: 97873012542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美国斯蒂芬诺斯·毕贝斯所著的《刑事司法机 器》以美国刑事司法体制为分析典范,揭示了当今世 界各国刑事司法体制中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展开的博 弈和各国刑事司法体制存在的诸多共同弊端。该著作 特别论证了刑事司法大众参与的衰落和道德作用的缺 失,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博弈所导致的刑事实体法价值 和法律公信力的削减,政府对刑事司法排他性的控制 所导致的刑事程序不能发挥修复人际关系、意见交换 、治愈当事人的作用,并同时构建性主张从宏观、中 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刑事司法体制改革。该书有利 于深入了解美国刑事司法制度,同时对我国刑事司法 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斯蒂芬诺斯·毕贝斯(Stephanos Bibas),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教授。毕贝斯教授于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著述颇丰,在众多刊物,特别是在美国的顶级法学刊物,如《哈佛法律评论》、《耶鲁法律评论》等发表论文100多篇。毕贝斯教授曾担任律师、检察官、法官和现任美国联邦法院肯尼迪大法官的助理,亦是建立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的美国最高法院法律实务诊所主任。毕贝斯教授曾在美国50多所高校及英国、欧洲及中东等各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并在科研和教学领域中获得诸多荣誉。 姜敏,女,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外国刑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博士后。本科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取得学士学位并通过英语专业8级;硕士、博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院作博士后; 公派北京大学法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2011年7月一2012年7月);国家公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学习1年(2013年3月—2014年3月)。曾在《现代法学》、《政法论坛》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l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司法部课题1项、法学会课题1项及其他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国家博士后特别赞助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赞助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共2项。独泽专著i部:《刑法哲学》、《过罪化及刑法的限制》和《刑事司法机器》。发表译文13篇。
目录
致谢 内容概述 本书研究主题 导言:理论争鸣、现实和道德 第一章 从道德控制到刑事司法机器控制的漫长转化 一、早期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刑事司法 1.小城镇的道德 2.非专业人运行的司法 3.宽容与怜悯之纬 4.殖民主义时期重新回归社会的刑罚 二、美国独立后的刑事司法 1.刑事司法不断变化的目标 2.刑事司法的专业化 3.辩诉交易的产生 4.隐藏在监狱墙后的刑罚 5.刑事司法宽容与怜悯之纬衰微 第二章 当代非透明、非共鸣性的刑事司法 一、刑事司法参与者 1.控制刑事司法的精明且自私的局内人 2.渴望司法正义的被排出刑事司法制度的局外人 二、刑事司法中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博弈 1.第一局:局内人制定程序决定诉讼规则 2.第二局:局外人试图监督局内人 3.第三局:局内人程序自由裁量权削弱改革 4.第四局:受政治怂恿的局外人企图自己解决问题 5.第五局:局内人逃避最基本的“强制性”改革 三、局内人和局外人博弈的代价 1.消减刑事实体法的价值和有效性 2.破坏刑事法治的合法性和信任 3.妨碍公众监督和公众利益 四、辩护律师和被告人之间的不信任 1.局内人辩护律师的利益和压力 2.被告人的过度乐观和冒险态度 3.被告人沟通困难、缺乏信任和话语权 第三章 刑事司法机器视域下的反驳、悔恨、道歉和原谅 一、反驳和含糊其辞 1.反驳中被告人的答辩 2.对无辜者错判的风险 3.假反驳的代价和坦白的价值 4.道德在审判中的价值 二、悔过、道歉和原谅 1.当代刑事司法中悔过与道歉的式微 2.犯罪概念的相对性 3.非刑事法语境的启示:民事调解 第四章 刑事司法体现谁之利益 一、政府对刑事司法的垄断 二、国家机器的不完全替代选择 1.被害人的权利 2.恢复性司法 3.治疗性司法体系和问题解决型法院 第五章 普适道德论与机械有效论的对弈 一、效率对道德评判的取缔 二、实体道德目标沦陷之因 第六章 在专业人士驱策的体系中还权于公众 一、宏观层面的改革之路 1.从监禁的闲置到工作、责任与改造 2.附带性后果与重返社会 二、公众参与刑事司法的中间层面改革 1.提高刑事司法的透明度 2。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三、微观层面的路径构设 1.让被害人拥有知情权和获得咨询权 2.被告人知情权和参与权 3.恢复性量刑陪审团 案例目录 索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