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风险经营(商业银行的精髓)

风险经营(商业银行的精髓)

  • 字数: 431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黄志凌
  • 商品条码: 97870101451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风险经营》的作者黄志凌基于对风险管理的实 践感悟,从深刻理解风险出发,概述自己的观察实录 ,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力求准确把握风险特征,揭 示风险规律,通过前瞻性的风险选择、精细化的风险 安排、科学的收益风险平衡、及时的风险处置,努力 提升银行风险经营能力和风险内控的有效性,为银行 从业人员、金融监管者、相关专业人士探讨风险管理 的方向与方法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黄志凌博士,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在原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从事宏观经济分析与货币政策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与金融改革研究。1995年至1998年在中国建设银行从事政策研究工作,重点关注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措施等重大金融问题。1999年参与中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筹建工作。2006年重新回到中国建设银行出任建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组织推动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垂直管理与平行作业)、完善风险管理基础设施(风险偏好、政策与计量工具)、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强化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价值创造能力。2011年3月出任建行首席风险官。2013年9月出任建行首席经济学家。
目录
观察思考与实践感悟(代序) 引言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风险经营 一 经营风险始终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精髓 二 风险选择:确定自身风险经营目标的过程 三 风险安排:实现风险价值创造的过程 四 风险偏好:风险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一章 把握风险经营的核心理念 一 风险管理不是“控”与“堵”,而是积极主动的风险选择 二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要有不同的管理重点 三 风险决策必须基于准确的风险计量和风险排序 四 潜在风险的有效管控有赖于前瞻性的识别和预警 五 解决现实风险暴露的关键在于行动 六 风险安排要与客户服务方案有机结合 七 应对小概率事件重在事前的预案和演练 八 将监管合规视同银行风险经营的生命线 第二章 环境变化最能考验银行持续经营能力 一 关注危机之后银行经营环境的突出变化 二 经济形势变化促使银行调整经营模式 三 无法回避的六 大挑战将引致银行风险经营能力分化 四 重视并努力提升跨周期经营能力 第三章 精准化政策差异化策略,实用化手段是信用风险经营的制胜法宝 一 借鉴“画像”方法制定“精准化”的信贷政策 二 只有把握授信要点才能提升信贷决策质量和效率 三 构建基于客户和产品类型的差异化 信用风险管控策略 四 技术手段制约着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第四章 市场风险不是简单的波动性风险 一 市场风险观察的新视角和管理的新思路 二 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真正的挑战 三 透过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演变进程观察市场风险变化趋势 四 交易对手风险管控是银行交易性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的非经营特性与持续经营的操作风险管理 一 厘清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 二 感悟操作风险的管理重点 三 推进业务持续性管理,防范业务中断风险 四 应对IT风险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与专业管理 五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应有新思路 第六章 风险经营的根基在于基础架构 一 寻找最适合的风险管理架构 二 重新考量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职责定位 三 把握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价值与建设要点 四 建立全面风险经营责任制,实现有效风险管理 五 大型银行有效监控二级分支机构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第七章 风险管理的未来重任 一 管控银行系统性风险 二 借助压力测试工具管控银行整体风险 三 探索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 四 关注新形势下的国别风险管理 五 认清表外业务的挑战与机遇 六 探索建立大数据管理体系 七 借助机控实现全面风险的有效管理是每个银行家的梦想 附录 优势是怎样形成的——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风险经营为案例 缩略词对照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