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摩登主义(1927-1937上海文化与文学研究)

摩登主义(1927-1937上海文化与文学研究)

  • 字数: 27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勇
  • 商品条码: 97875161591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现象,“摩登主义”对新兴 的社会思潮、外来文化进行时髦化的模仿和趋附,剥 离它们的实践目标和文化、现实语境,将其变成文化 消费品。张勇所著的《摩登主义(1927-1937上海文化 与文学研究)》从时尚生产、日常生活美学、杂志生 态等方面考察1927-1937年间上海“摩登主义”现象 的形成机制;从文化消费、现代想象的角度分析“摩 登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质;在20世纪30年代“摩登” 与“反摩登”力量的竞争、协商之中,揭示摩登与现 代之间的复杂纠缠关系。
作者简介
张勇(1973- ),安徽合肥人。2008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为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张勇(1973- ),安徽合肥人。2008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为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海派文学与摩登 第二节 作为文化实践的摩登与反摩登 第二章 “摩登”考辨 第一节 从“Modern”的音译词到“时髦” 第二节 词性色彩:从中性到贬义 第三节 “摩登”与“现代”的纠缠 第三章 “摩登主义”:日常生活的美学 第一节 时尚、商品美学与日常生活 一 时尚生产体系:以时尚杂志为中心 二 作为商品的“新”与“摩登” 第二节 时尚杂志与海派文学的生产 一 时尚与作家的互动 二 “集纳主义”与海派文学生产 第三节 现代主义抑或“摩登主义”? ——新感觉派作家的文学实践 一 追逐“新兴”与“尖端” 二 “摩登主义” 第四章 “革命文学”与“革命”摩登 第一节 何为“革命文学”? 一 “同情”?“热情”?“情绪”? 二 “荣冠”?“意识”?“实践”? 第二节 鲁迅“革命文学论”的形成及其独特性 一 从北京到广州:“穿湿布衫” 二 “革命文学”论战:“打破这包围的圈子” 三 文学:作为“永远革命”的场域 第三节 “革命”摩登 一 “革命”叫卖 二 “为文学而革命” 第五章 “摩登主义”与文化消费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的杂志生态 一 杂志重要性的凸显与文人归趋 二 杂志的“商业竞卖”与消费主义文学的兴起 第二节 名人效应、“文人无行”与新黑幕小说 一 所谓“提拔无名作家” 二 “自传年”:自传类作品的兴起 三 “文人无行”与新黑幕小说 第三节 “摩登主义”与异国情调 一 都市作家的洋派生活方式 二 作为价值观念的异域情调 三 异域情调的政治 第六章 “摩登主义”文学中的现代体验及想象 第一节 本埠新闻与都市想象 一 看不见的城市 二 情色化的城市 第二节 “疾病”的意义——现代体验及其叙述 一 作为叙事结构的“疾病” 二 作为都市生活不适应症的“疾病” 第三节 重新掌控“她者”——女性嫌恶征 一 由“摩登女郎”引起的焦虑 二 重新掌控“她者” 第七章 摩登与反摩登 第一节 “真实”之辩 第二节 左翼文学的反摩登——以张天翼为例 第三节 国货运动、新生活运动中的“摩登破坏团”事件 一 国货运动与摩登 二 新生活运动与摩登 第四节 尾声:“全盘西化”、“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与现代化 一 “全盘西化”与“世界化” 二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虚妄 三 一个未完的问题:如何现代化?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